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物理知識點:機械能(3)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5 19:55:34
(4)系統機械能守恒的三種表示方式:
①系統初態的總機械能E1等于末態的總機械能E2,即E1=E2
②系統減少的總重力勢能ΔEP減等于系統增加的總動能ΔEK增,即ΔEP減=ΔEK增
③若系統只有A、B兩物體,則A物體減少的機械能等于B物體增加的機械能,即ΔEA減=ΔEB增
[注意]解題時究竟選取哪一種表達形式,應根據題意靈活選取;需注意的是:選用①式時,必須規定零勢能參考面,而選用②式和③式時,可以不規定零勢能參考面,但必須分清能量的減少量和增加量。
(5)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①用做功來判斷:分析物體或物體受力情況(包括內力和外力),明確各力做功的情況,若對物體或系統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沒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數和為零,則機械能守恒。
②用能量轉化來判定:若物體系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而無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則物體系統機械能守恒。
③對一些繩子突然繃緊,物體間非彈性碰撞等問題,除非題目特別說明,機械能必定不守恒,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機械能也不守恒。
8.功能關系
(1)當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守恒。
(2)重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WG=Ep1-Ep2。
(3)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W合=Ek2-Ek1(動能定理)
(4)除了重力(或彈簧彈力)之外的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機械能的變化:WF=E2-E1
9.能量和動量的綜合運用
動量與能量的綜合問題,是高中力學最重要的綜合問題,也是難度較大的問題。分析這類問題時,應首先建立清晰的物理圖景,抽象出物理模型,選擇物理規律,建立方程進行求解。這一部分的主要模型是碰撞。而碰撞過程,一般都遵從動量守恒定律,但機械能不一定守恒,對彈性碰撞就守恒,非彈性碰撞就不守恒,總的能量是守恒的,對于碰撞過程的能量要分析物體間的轉移和轉換。從而建立碰撞過程的能量關系方程。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關系分別建立方程,兩者聯立進行求解,是這一部分常用的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