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生活 第一單元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導學案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19 22:39:23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本單元邏輯線索: 商品 - 貨幣 - 價格 - 消費。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第1課時 《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一)
考點
1.貨幣的本質
(1)商品的含義與基本屬性
(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3)貨幣的職能
一、自主探究:
⒈ 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什么?
答:⑴商品是用于 的 。
⑵它的兩個基本屬性是 和 。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人們某種 的屬性,
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 的人類勞動。
⒉ 貨幣是怎樣產生的?具體分為哪三個階段?什么是一般等價物?什么是貨幣?貨幣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金銀能夠充當貨幣?P4-5
答:⑴貨幣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
⑵一般等價物是指表現 ,充當 的商品。
⑶貨幣是從 中分離出來的 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其本質是 。金銀由于具有 、 、 、 、 等特點使它最適宜充當貨幣的材料。
⒊ 貨幣的基本職能有哪兩種?什么是價值尺度、價格?商品交換有哪兩種形式?什么是商品流通、流通手段?貨幣還有哪些職能?
答:⑴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經濟生活中所起的 ,是貨幣 的體現,具有 和 兩種基本職能。
⑵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 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叫做價值尺度,通過一定數量的
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價格。
⑶以 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貨幣充當 的職能叫作流通手段。
⑷其他職能:
貯藏手段(貨幣被當作 保存起來)、
支付手段(隨著商品的 產生而出現,被用來 、支付 、 、 、 等)、世界貨幣(在世界市場上購買 ,支付 ,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 時)。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⒈ 有使用價值的東西都是商品。
⒉ 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不是金銀。
⒊ 商品和貨幣作為孿生兄弟,本質都是一般等價物。
⒋ 貨幣的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是一樣的。
探究二:判斷下列東西是否是商品。
①假冒偽劣商品 ②廢品收購站收購的廢品 ③調撥的地震救災物資 ④氧吧售賣的氧氣 ⑤Q幣⑥拍賣的信息技術、廣告、經營權等
探究三:在"商品- 貨幣- 商品"的流通過程中,"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為什么說這個跳躍不成功,摔壞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三、鞏固練習:
( )⒈ 絲瓜絡是農民房前屋后種植的絲瓜的廢棄物,農家偶爾用來刷刷鍋碗,如今被有心人制成廚房清潔用品、沐浴護膚用品、鞋墊等1 000多種產品銷售。這一過程實現了:
①從勞動產品向商品的轉化 ②從自給自足的生產向商品生產的轉化
③從自然物向勞動產品的轉化 ④從滿足自己需要向滿足他人需要的轉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⒉ 恩格斯說:在"商品-貨幣-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商品-貨幣"階段的變化既重要又困難,"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這說明:
①商品必須通過貨幣才能交換 ②質量與需求是生產者的生存之基
③擁有貨幣比擁有商品更重要 ④實現商品價值對生產者至關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⒊歷史上,貝殼、糧食、皮革都曾充當過商品交換的媒介,但伴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貴金屬長期占有了貨幣的寶座。這是由于貴金屬: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