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學專業一:專業解析
2018-10-17 16:12:58網絡整理
一、專業解析
什么是稅收學?
學習稅收學,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稅收。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馬克思說:“賦稅是政府機器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恩格斯指出:“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19世紀美國大法官霍爾姆斯說:“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
據中央財經大學的專家介紹,稅收學是一個集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和政治學為一體的學科。稅收學專業主要研究國內外的稅收理論與政策,國際稅收相關理論和發展動態,政府機關和企業的稅收管理等。
稅收學以前被稱為稅務專業。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其名稱正式修改為稅收學,并與財政學一起同屬于經濟學中的財政學類。
本科階段學什么?
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稅收學專業在本科階段的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中國稅制、稅收管理、賦稅史、國際稅收、稅收籌劃、外國稅制、稅務代理、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稅務會計、民商法等。全國開設了稅收學專業的高校,課程設置依據各自情況可能會略有不同。
東北財經大學韓同學說道:“高等數學、宏觀微觀經濟學、中級財務會計……以前,我總是覺得這些課程跟我們的專業毫無關系。大三真正開始深入學習專業課的時候才知道,這些科目并不是與我們的專業無關的‘路人甲’,而是非常重要的‘鋪路石’。正是因為學習了這些課程,才能了解會計的做帳方法,才能夠把稅收問題還原到最初的會計原始賬目,才能認清會計和稅務方面的區別,這也是稅收調整賬目的基礎。”
稅收學與財政學有什么區別?
中央財經大學專家介紹,稅收學與財政學在政府財稅管理中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也是財政學的一部分。但是,稅收學更關注納稅人的微觀稅收問題。稅收學的畢業生有相當一部分能夠勝任大中型企業的財務、稅務相關工作。
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劉蓉院長認為,在學習層面,財政學偏重于政府經濟活動;而稅收學側重于政府稅收收入的取得與企業稅務管理與策劃,實踐和實務較強。基礎課方面和專業必修課程方面兩者具有一定的交叉。在人才培養上,財政學側重于培養政府管理和研究型人才;而稅收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側重于政府財稅部門和企業事業涉稅管理工作,到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政府部門、財稅部門工作。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