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設置高考物理選考科目 保障基數為1.5萬人
2018-09-20 15:59:04上海教育考試院
1、《關于進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出臺背景是什么?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部署,本市于2014年率先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積極為全國高考綜合改革探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經過三年穩慎有序的推進實施,2017年本市各項既定試點政策措施平穩落地并取得了預期成效。為進一步鞏固深化改革試點,根據國發35號文提出的“及時調整充實、總結完善試點經驗”部署,本市在教育部指導下,會同已經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其他省市,積極深化研究、形成《若干意見》并征求各方意見,今天(4月4日)正式公布。
2、《若干意見》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若干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時代新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若干意見》把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與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人才相結合,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若干意見》把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與深化上海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點相結合,與貫徹實施《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相結合,與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到2020年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相結合,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3、《若干意見》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若干意見》立足“兩個促使”,即:促使學生選學選考情況與國家選才育才相統一,促使高校育人方式改革與高中課程教學改革相統一,著力發揮好高考綜合改革上連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改革和學科專業布局、下引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樞紐”作用。
《若干意見》守住“兩個堅持”,即:堅持把公平性與科學性作為根本指導,維護好高考在促進社會縱向流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權威性、公正性,提升考試評價的科學性和人才選拔的精準度;堅持把考生和家長的獲得感與滿意度作為根本衡量標準,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
4、《若干意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若干意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建立引導機制,引導和促進高校精準合理地提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要求;二是建立保障機制,促使學生的選學選考情況與國家專業人才選拔培養的需求相統一;三是完善育人模式,引導促進高中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優化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
5、如何引導高校調整選考科目?
按照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引導在滬招生院校從有利于科學選拔各類人才、有利于增強高校人才培養與高中教學的溝通銜接、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出發,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科學合理設置選考科目要求。對于確需物理學科基礎的理工類專業,在滬招生院校要體現引導考生選考物理科目的明確要求。
6、新的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從什么時候開始實施?
新的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由在滬招生院校提出,經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備案后向社會發布,并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7、選考科目保障機制的基本規則是什么?
建立選考科目托底保障機制,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選考科目情況與國家專業人才選拔培養需求的適應性與匹配度。
選考科目保障機制的基本規則是:當參加某一選考科目考試人數少于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當參加某一選考科目考試人數多于保障基數時,以實際參加該選考科目考試的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
8、選考科目保障機制從什么時候開始實施?選考科目保障基數如何確定?
根據學生選考科目實際情況,目前先建立物理選考科目保障機制,自2018年高考招生錄取時實施。
物理選考科目保障基數確定的規則是:根據2013-2017年在滬招生院校理工類專業錄取人數,物理選考科目保障基數為1.5萬,基本滿足招生院校在滬選拔培養理工類專業人才最基本生源所需。同時,在教育部支持和指導下,積極開展相關研究,使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更能反映學生綜合素養與學業能力,更加符合國家選才育才需要,更有利于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9、高中階段如何進一步完善育人機制?
高中階段要從兩個方面進一步完善育人機制:一是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要求高中教育關注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的教學質量,確保高中課程標準對全體學生的基礎要求得到全面落實。二是深化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改革。在記錄環節,深化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設,確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客觀、真實、準確、可用。在使用環節,引導在滬招生院校探索和參考使用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發揮素質教育價值導向。
10、高校如何進一步優化選才育才機制?
高校要從兩個方面進一步優化選才育才機制:一方面,強化科學選才。根據目標定位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體系,據此確定招錄學生所需的學科基礎素養。另一方面,強化科學育才。要促進“招”與“教”的聯動,用好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紅利”,根據生源的選學選考情況,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教學內容,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來源:上海教育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