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卷高考語文試卷評析:成長發展·關注生活
來源: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霍婉 2018-06-08 17:11:08
成長發展·關注生活--北京卷高考語文試卷評析
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霍婉
2018年北京高考,語文學科從生活實際出發,堅持立德樹人、靈活思維;整體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往年相比穩中求進,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
在試題的情景與問題設置上,體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高考的區分功能,更加突出的是對于教育觀、價值觀的注重,并在試卷的整體性、豐富性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實踐。
一、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
2018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續了二選一、文體特征鮮明的傳統;在內容導向上,與去年類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年的大作文第一題是"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2018年,走進高考考場的大部分是2000年出生的同學,這一批同學剛好18歲,成長為青年。
這些年,國家各方面呈現了飛速發展的態勢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事件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作文意在引導考生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思考祖國發展與個人成長之間的關系。在成長的過程中,考生經歷過的大事件,帶給我們眾志成城的精神和堅強不屈的意志,也帶給我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因此,在此時引發考生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認識自己的成長與祖國、社會發展的關系,將個人的成長融入到祖國發展的大業之中,是很有意義的。
二、經典文化、現代科技與生活聯系
多文本閱讀中的"人工智能"、文學性文本閱讀中的童年萌芽、微寫作中覆蓋的七部名著,都從不同方向引發學生對經典文化、現代科技的認知,啟發聯系實際生活的思考。
與去年相類似,"微寫作"三選一均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考查經典名著閱讀。
今年這三道題目,覆蓋了七部名著,新增《論語》。讓考生靈活選擇,展示自我。試題考查了學生運用修辭手法表達能力、情節描寫能力和評議人物的能力。
以及古詩文部分,多文本對比閱讀,都是將語文學科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開放性和思想性結合在一起。
這也啟示我們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探求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未來的考生也有必要全方位地充實自己,落實基礎知識點、關注現代科技,注重經典文化積累,聯系生活成長,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