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報考指導:如何設置院校梯度
2018-05-15 16:38:01學而思
在志愿填報中有很多志愿填報名詞,你都了解嗎?下面這篇文章帶大家了解一下“院校梯度”以及如何設置院校梯度,供大家報考參考。
院校梯度是填報志愿當之無愧的重頭戲,尤其是平行志愿模式下,即能很好的回避風險,又使考生的分數利益最大化,著實需要規劃一番。
通常,我們將院校梯度分為3類:沖高、目標、保底。
沖高: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更優質的大學,是每一個學子所向往的。但沖高不是"漫天要價",有兩點需要思考清楚。
一是沖高的院校確實有一定的可能錄取,例如,某院校近3年的錄取排名基本穩定在5000名,那么8000名學生報考的話,錄取概率微乎其微,反而浪費一個寶貴的志愿。二是要有專業調劑的準備,被沖高院校錄取已經實屬不易,由于平行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考生必須服從專業調劑,所以沖高壓線的考生一旦被投檔,通常要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因此,考生要考慮好是否愿意接受往年錄取分數較低的專業。
目標:現實與理想的結合體,院校與專業統籌兼顧。其實,目標院校是最難挑選的,因為一旦填報被錄取概率很大,考生還要考慮心怡的專業能否被錄取,畢竟院校的層次已經有所降低,不能鎖定專業的話,考生難以接受,主要考慮兩點。
一是分數沒有"浪費"的說法。部分家長有一個誤區,以為分數一分不浪費就報好了,每當要填報層次稍低院校的時候,比較難接受。其實,院校層次稍微降低一點,是為了選擇專業的余地更大,只有少數操作失誤導致高分低就,才是真的"浪費"分數。
二是注意填報專業的技巧。選擇自己中意專業的時候,要注意前幾年的錄取情況,分析自己的分數是否有競爭力。同時不必要拘泥于特定的某一個專業,通常專業大類下的細分專業大都比較相似(如電子信息類下的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這樣我們的專業選擇會更多。即使被調劑,大學也會參考你所填報的專業進行調劑,盡量調劑到和你所填相似的專業里。
保底:是最后的一道保險,要保證萬無一失,用到的可能性比較小,主要注意"三不原則"。一是不拿新招生院校保底,這類院校通常是中外合作居多,大家的認可度不一樣,新院校未知因素太多。二是不拿招生計劃少的院校保底,某院校只招2人,萬一其他人也拿來保底,很有可能導致自己滑檔。三是不拿往年錄取波動大的院校保底,萬一自己正好遇到錄取大年,可能導致保底院校失效。
下面列舉3種常見的院校梯度(以6個平行志愿為例說明):
1、常規填報
說明:普適性的填報方法,沖高的院校,要有專業調劑的準備,目標院校可適當保證專業,保底志愿通常設置兩個,保證萬無一失。
2、院校優先
說明:未來暫時沒有清晰的規劃,對專業要求低,想去更優質的大學,再填報一所目標院校,專業與院校統籌兼顧,最后的保底院校一定要足夠的安全,至少留出25分的余量。但是要注意,前5個志愿沒有錄取的話,保底院校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3、專業優先
說明:未來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對專業要求高,難以接受專業調劑。結合職業方向,選擇合適的專業,參考不同院校專業的錄取分數,確定4所目標院校。因為前面的志愿沒有沖高,最后保底的院校可以適當激進一些。
學而思發布高考志愿規劃系統,幫您提前規劃高考志愿:
【簡介】系統擁有海量的官方數據,可個性化篩選院校,基于大數據算法的錄取評估,最后可生成word志愿表。
【網址】http://zhiyuan.spei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