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2018年美術設計類專業校考招生簡章
2018-01-29 22:19:49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于1920年。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9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
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始建于1993年,2001年組建“藝術系”,2004年成立“藝術學院”,2008年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現擁有美術學和音樂與舞蹈學兩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設計藝術學(工業設計、藝術設計方向)二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工業設計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開設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雕塑、繪畫、音樂表演等八個本科專業,在校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1600余人。
一、專業介紹
1、產品設計 學制四年
專業介紹
產品設計是一個將人的某種目的或需要轉換為一個具體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過程,也是把某種計劃、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辦法,通過具體的載體,以美好的形式表達出來的一種創造性活動。產品設計通過細節考量和功能優化,達到便于制造,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的目的。
專業定位
我校產品設計作為學科方向從工業設計專業正式獨立出來后,一直遵循“由技入道,藝工融合,跨域實踐,服務產業”的辦學方針,立足京津冀地區,制定“學產研連結”的整合型教學體系,依托區域文化特色,圍繞著設計理論與方法應用、設計技術前沿與應用、地域特色產品文化傳承與創新多個角度展開教學實踐活動,以機械裝備涂裝設計領域和地域文化產品創新服務領域為雙重特色,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培養目標
依據設計藝術類學生的學緣特點,以“興趣成長、個性綻放”為基本教育理念,培養具備扎實的設計學科基礎理論素養,設計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設計創作、設計實踐以及設計研究能力,以及擔負設計職業工作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骨干課程
設計技術學、設計表達、CAID、快速表現、傳統美學與民族學、設計程序與方法、專題設計、現代設計史。
2、環境設計 學制四年
專業介紹
環境設計是對于建筑內外的空間環境,通過功能的梳理及藝術的設計進行整合的一門實用藝術。通過一定的組織、圍合手段、對空間進行藝術處理,運用光、家具、飾物的布置、空間造型等設計語言、以及植物、水體、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內外空間環境體現出特定的氛圍和一定的風格,來滿足人們的功能使用及視覺審美上的需要,相關學科除了建筑學、城市規劃學、景觀設計學、還涉及人類工程學、環境心理學、設計美學、社會學、環境生態學、環境行為學等相關學科。
專業定位
我校環境設計專業自1993年開始創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辦學歷史,已經形成“空間—室內—景觀”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圍繞著理論與人文、材料與技術、藝術與應用等多專業角度進行教學及實踐,校企合作內涵豐富,教學成果顯著,著力為區域經濟、人文環境的發展服務。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扎實的專業素養、中國傳統人文底蘊和全球當代視野、批判的思辨精神、持續的科技與空間結合的創新設計能力;具有設計服務和設計管理能力;在企事業、設計研發機構從事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管理和教學工作。并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骨干課程
中外建筑史、專業表現技法、建構實驗、空間概念設計、室內設計原理、景觀設計原理、室內快題設計、景觀快題設計。
3、視覺傳達設計 學制四年
專業介紹
本專業以傳統文化及工藝為根基,國際視野為手段,培養掌握扎實視覺設計基礎、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優秀專業素質、廣闊專業視野、開拓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能以專業性的態度來解決問題、服務社會的應用型人才;能在設計機構、設計教育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的藝術設計、品牌形象設計、信息交互設計、網絡媒體設計應用等行業工作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專業定位
我校視覺傳達設計自2000年開始招生,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以“傳統設計實務、媒體創意、文化創意產業/產品跨界研究”為特色的專業方向發展體系,秉承“一手擁抱現代、一手擁抱傳統”的教學理念,通過“課堂—實驗室—工作室—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的模式開展OBE(基于產出的教育模式)設計教育的探索與改革,形成一套能夠滿足區域經濟建設、文化推廣等創意產業提供全案流程設計服務的教學團隊和課程保障體系。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設計創新、設計研究和設計經營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掌握現代視覺設計的主流或獨特方法或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調研、設計、策劃、運營等工作能力,能夠承擔或是配合小組完成一個復雜項目;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有從事視覺傳達相關設計研究、跨界工作的豐富經驗,能適應或是主動掌握國內外專業相關方面的先進思想、技術、能成為專業領域內有獨到研究方向或是能成立獨立工作室。
骨干課程
廣告策劃與創意、印前設計、書籍設計、品牌設計與推廣、傳統圖案再生設計 、信息設計、新媒體策劃與設計。
4、公共藝術 學制四年
專業介紹
公共藝術是近年來國家藝術教育與學術界常用的概念。這種在具有開放、公開特質的、由公眾自由參與和認同的公共性空間內從事藝術創作和裝飾手法,人類的公共環境是一個社會群體部落為形象的活動舞臺,是一個與地貌、人種、文脈、生態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生存環境。從藝術的角度來考慮和對待公共環境,是人類優化生存狀態、優化自身境況的一個重要方面,綜合其整體的藝術形式和行為均為公共藝術的研究領域。
專業定位
我校公共藝術專業自2004年開辦以來已具有十余年的辦學歷史,已經形成以材料為主體,工藝制作為手段,以設計和創新實用產品為最終目的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圍繞著理論與人為、材料與技術、藝術與應用等多專業角度進行教學及實踐,逐漸形成校企合作、專家講座、工廠實踐等多形式的專業教學模式,內涵豐富,教學成果顯著,著力本市本省區域經濟、人文環境等全方面的經濟和教育,工業輔助等的發展模式。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材料工藝專業素養,具備公共藝術教學、設計、策劃和工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相結合的創新設計能力人才,能在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設計、出版和策劃等單位從事公共藝術學教學、研究、編輯、施工能方面具有設計能力和設計制作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在各種生活設施和公共藝術領域的設計、管理和教學工作,并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骨干課程
裝飾雕塑、陶瓷工藝、裝飾繪畫、纖維藝術、漆藝設計、空間裝飾、壁畫創作、扎蠟染工藝制作。
5、雕塑 學制五年
專業介紹
雕塑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泥、木、石、金屬等在空間中塑造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應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一門立體視覺藝術。
專業定位
我校雕塑專業具有十幾年的辦學歷史,在重視基礎技能教育、強化藝術欣賞、審美素質培養以及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提高的同時注重實踐教學和創新教育。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斷擴大,教學體系圍繞著傳統雕塑教學的基礎上,兼顧多種材料交叉運用,強化公共雕塑的設計教學。雕塑專業正努力打造國內具有鮮明特色的“雕塑人才培養基地”和“中國華北地區雕塑藝術的研發基地”。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堅實的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立體造型能力以及進行雕塑設計、創作、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藝術發展的能力,能在城市與園林規劃部門、雕塑公司、景觀公司、陶瓷企業、藝術機構、藝術品公司等部門從事專業設計與實踐,并能從事本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的藝術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高端人才。
骨干課程
浮雕、泥塑人體、陶藝、木雕、金屬雕塑、傳統雕塑、雕塑命題制作、綜合材料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