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新增1專業
2018-01-24 12:07:52北京考試報
香港中文大學日前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舉行招生宣講會。今年港中大在京招生情況如何?記者采訪了學校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淑英。
記者:學校今年在京招多少人?
王淑英:今年學校計劃在京招17人,包括文史類5人、理工類12人。
港中大設有文學、商學、教育、工程、法律、醫學、理學和社會科學8個學院,內地招生計劃分設人文、理科、工科、商科4個學科門類。學校按照大類招生。填報志愿時,考生不用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可按自己興趣和需要填寫人文、理、工、商等專業大類。考生入學后,第一學年按被錄取大類主修課程,第二學年再選擇具體專業方向。
記者:學校今年招生政策有什么變化?
王淑英:變化主要為近年新增三個本科專業:為迎合社會用人需求,學校法律學院與倫敦大學國王學院2018—2019學年合辦全港首個法律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課程。修讀此課程的學生,可在4年內獲得兩校法學博士學位。
2017年港中大商學院與法律學院推出工商管理學士(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課程,課程結合兩個學院的專業和優勢,揉合扎實的商業和法律知識,讓學生于5年內分別獲本科學士及博士學位。工程學院開辦的新興學科“金融科技學”,注重在金融實踐中的創新應用技術。對新課程有興趣的考生,可在填報志愿時選擇人文、商科或工科大類。
記者:請介紹學校在京錄取原則。
王淑英:考生要參加2018年全國統一高考,考試成績達到本科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2017年,學校在京文、理科錄取平均分依次為646分、655分,分別高出一本線91分、118分。
學校使用中、英雙語教學,對考生英語單科成績有特殊要求。如果英語總分按150分算,自費生英語成績要達120分或以上,獎學金考生達130分或以上。錄取時,學校主要參考考生高考實際分數(不含加分),不設專業級差。如果高考分數相同,優先錄取英語分數高的考生。
港中大在全國統招本科提前批次錄取考生。考生不用向學校申請或參加面試。考生如未被港中大錄取,仍有機會在本科一批次被其他高校錄取。
記者:學校的獎學金有哪些?什么樣的學生可獲獎學金?
王淑英:學校獎學金分為全額獎學金、全免學費獎學金、本科入學獎學金。其中全額獎學金發放給每個招生省份名列文史類、理工類或綜合類第一至三名的高考生(以高考實際分數排名為準),金額相當于攻讀4年本科課程學費,以及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貼。
各類獎學金都要求考生高考成績(不含加分)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申請:以750分為高考滿分計算,理工類考生達630分以上,文史類考生達600分以上,英語單科成績達130分以上。
記者:什么樣的學生適合讀港中大?
王淑英:學生要有好奇心,愿意接受挑戰。除了學習之外,學生還要對身邊的事物抱有一種探究態度,積極嘗試,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港中大強調“全人教育”的理念。
記者:“全人教育”理念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淑英:港中大是全港唯一實行書院制的高校,擁有9個書院,所有本科生都屬于其中一個書院。大學教授、企業翹楚、來訪學者等都會被邀到書院跟學生面對面。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書院活動發現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開闊眼界,擴大社交圈。
學校對本科生采用靈活學分制,沒有升級的概念。為了方便行政管理,學生將按其在校修業年數分級,但年級并不是學生的學業階段。學生按個體情況及興趣,訂制其選修進度,修滿所需的學分并符合主修課程及其他畢業規定,就可獲得學士學位。在校4年,學生要修滿123個學分,既有學院的主修課程,也有其他學院的課程。比如工程學院的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修人文學院的課程。
除了培養學生在本科或專業學科的知識理論和應用外,學校還要求學生在語文、資訊科技、通識教育和體育等課程方面打好基礎。
記者:學校以往畢業生去向及出路如何?
王淑英:學校針對內地畢業生出路所做調查顯示,2016—2017屆畢業生32%在港就業,26%在港讀研,34%出國留學,8%回內地就業。
為鼓勵內地畢業生留港就業,香港政府允許其畢業后留港12個月,期間可工作或求學。內地生連續在港居住7年,可向香港政府申請成為永久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