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北京高考 > 北京高考信息 >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采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采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2018-01-23 13:42:04新浪教育

            作為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之一,2017年秋季學期北京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2017級高一學生成為首批嘗鮮北京新高考的學生。三年后,也就是2020年的高考,這批學生將參加新的“3+3”高考,高考總成績將由語數外三門主科加三門選考科目的成績決定。

            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的文件要求,三門選考科目成績,將以等級呈現。

            以往高考,考生各科目成績按分數呈現,高校錄取時劃出投檔線,并按總分從高到低錄取,這種方式雖然簡單直接,但高效公平,是通用多年的高考錄取方式。而高考改革后,考生高考成績變為三門主科分數 加 三門選考科目成績等級。

            于此,本輪高考改革遇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學生選考科目成績的呈現方式以及高校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對選考科目成績的使用方式。能否公平、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是決定本輪高考改革成敗的關鍵之一。

            新一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在上海、浙江成功實施。上海、浙江選考科目的成績呈現方式和使用方式細節有所不同,但都遵循“原始分數 - 百分比例 - 等級 - 轉化分數”的路徑:即把考生卷面原始分數,按照分數排名所在的百分比位置,先轉換成百分比例,再轉成百分比對應的等級,成績按等級呈現;高校在使用時每個等級再賦以固定的分數。(上海浙江方案見文末)

            后續改革省市依據各自的特點對選考科目成績呈現方式和使用方式有不同的設計要求,北京,也暫沒有相關政策或操作性文件公布。

            1月18日,北京市教育學會微信公眾號刊發題為《新高考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換的研究》的文章,提出了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賦分方案:即將全體考生成績排序后等比例的分成100個等級,并對各等級按照1-100賦分。不同于上海的11個等級和浙江的21個等級,這個方案的100個等級分的更細。

            文章稱,該方案綜合考慮了中學教學、考試命題、高校招生以及社會公眾關切等多方面因素,對新高考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轉換原則進行了論證。文章對浙、滬試點方案以及其他受關注方案的特點及利弊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這個方案。

            甚至,該方案已經通過了實例分析。文章稱,運用該方案對2016年高考實測數據的分析表明,該方案能夠滿足學生的選科需要,較好處理學科間的難度平衡問題,符合“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招生模式的要求,同時也緩解了學業水平考試分數呈現和轉換的一些潛在矛盾。

            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是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

            北京高考專家晨霧分析,文章通過北京市教育學會官方微信公眾號以學術探討名義發布,說明此方案已基本成型,文中提出的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轉換方案很可能成為未來北京新高考改革選考科目將要采用的賦分方案。

            新浪高考全文轉載此文,以供參考。

            新高考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換的研究

            2018-01-18 臧鐵軍 楊君 北京市教育學會

            摘要:新一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2018年已在上海、浙江的成功落地實施。上海、浙江的學業水平考試的分數呈現和轉換方式有所不同,而后續改革省市依據各自的特點對分數的呈現和轉換也有不同的設計要求。本文綜合考慮中學教學、考試命題、高校招生以及社會公眾關切等多方面的因素,對新高考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轉換原則進行了論證。文章對浙、滬試點方案以及其他受關注方案的特點及利弊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百分等級”的分段成績轉換方案。運用該方案對2016年高考實測數據的分析表明,該方案能夠滿足學生的選科需要,較好處理學科間的難度平衡問題,符合“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招生模式的要求,同時也緩解了學業水平考試分數呈現和轉換的一些潛在矛盾。

            一、引言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國務院《實施意見》),提出探索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即“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錄取機制。《實施意見》指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下文簡稱學考)主要檢驗學生學習程度,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并確定在上海、浙江先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兩省市于2014年9月公布了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方。2014年12月,教育部發布《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教育部《實施意見》),提出學考成績的呈現和使用原則,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考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學考成績的呈現方式以及在高考錄取中的使用方式是此次高考改革的一個關鍵問題,直接涉及到對于考生的公平性,對于高校招生的選拔性,對于基礎教育的導向性以及對于高考自身的科學性,是本次改革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本文就目前正在實驗的浙、滬方案以及其他可供參考的方案進行了對比研究,并從側重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學考成績呈現及分數轉化方案,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學界對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

            二、問題的提出及解決問題的原則

            依據國務院《實施意見》的精神,2016年全國絕大部分省市都公布了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縱觀各省方案,改革的總體框架均已明確,但一些省市公布的方案對學考成績的具體呈現方式和在招生錄取中的使用方式尚未有具體的操作性的表述。2017年有北京、天津等四個省市進入改革試點,2017年9月份入學的新一屆高中生將使用新的課程計劃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因此,深入討論和研究學考成績的呈現和使用方式,對于學考的順利實施和高考改革的推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當前改革中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矚目、亟需解決的一個重點問題。

            根據國務院及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的要求,學考成績呈現及使用方案需考慮以下三個因素及其帶來的相關問題。

            1、考生和學校間的雙向選擇及相關問題。即考生根據未來的職業期望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選考科目,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提出對考生的學考科目報考要求,此即“雙向選擇”。按照浙、滬方案,考生選考科目只需一門在高校選考科目范圍之內,就可報考該校該專業。因此,招生錄取中報考同一專業的考生的選考科目并不完全相同。

            現行高考的“語數外+文(理)綜”的考試招生模式,在錄取中采用原始分相加并按總分錄取的方式,由于同類考生(文科或理科)的考試科目相同,即使有的學科試題偏難或者有的學科偏易,從公平的角度也能得到考生和社會的普遍認可。

            采用新方案后,錄取同一專業的考生的考試科目有所不同。由于命題和學科屬性的差異,導致各學科間不僅平均分可能會有所不同,且不同學科的成績分布形態也不相同,因此學科間的成績具有不可比性,不同組合的3個選考科目成績簡單相加,同樣也具有不可比性。如在理科科目(如物理、化學)的考試中,優秀學生可以取得滿分,但從數十年高考的成績來看,優秀的考生在文科科目(如政治、歷史)考試中取得滿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社會公眾又普遍感覺物理、化學要難于政治和歷史學科,這就是所謂的學科屬性差異。因此,簡單的將考試的原始分累加并用于錄取的做法過于粗糙,即使不同科目的平均分相接近,但由于不同學科在高分數段和低分數段分布的明顯差異,也極可能導致公眾對公平性的質疑。

            新“雙向選擇”方式帶來了不同科目的成績如何比較,如何相加,如何解釋的問題,這是自恢復高考40年來從未遇到的新問題。

            2、等級呈現及相關問題。應當說,學考選考科目成績以百分比例確定等級的呈現方式,是解決上述“雙向選擇”新問題的較為簡潔有效的途徑。

            將選考科目的考試成績用于高校招生錄取,主要功能為選拔和區分,即挑選出優秀的考生進入高校學習。挑選的依據通常使用原始分直接比較,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考生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進行比較。從教育測量統計的角度看,以相對位置賦分進行多學科相加更加合理。

            體現相對位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按考生成績由高到低設置不同的等級,并事先按照一定規則對各等級賦予相應的考生比例。由此得到的等級可直觀反映出考生在群體中的位置,用于招生錄取,既回避了原始分直接相加的矛盾,也體現出選考科目的選拔功能,符合教育部《實施意見》中“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考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的規定。

            等級是對考生原始分轉化后的一種表達。等級的劃分有兩種形式,基于標準參照的等級和基于比例設置的等級。學考中非選考科目的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即屬于基于標準參照的等級,這也是由學業水平考試的標準參照屬性決定的。教育部《實施意見》對選考科目的等級比例進行了大致的規定,即選考科目的成績以等級呈現,一般分為A、B、C、D、E五個等級,各等級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共25%,這屬于基于比例設置的等級。同時,教育部《實施意見》也強調“具體比例由各省(區、市)根據基本教學質量要求和命題情況等確定”,為各省、市的等級方案制定設定出了進一步探索和實踐的空間。

            顯然,等級的數量越多,各等級所對應的考生比例越小,對考生的區分也更加細致。等級數量的增加也對考生的成績分布形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命題中有計劃地調控試題的難度及難度梯度分布。此外,等級方案的制定還應考慮到所在省、市高考招生錄取的實際情況,如報考人數,各錄取批次的錄取考生比例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選考科目都采用同一等級方案進行成績轉換,其實質是對考生成績分布進行了正態化處理(按照教育部規定的等級比例,處理后的分布形態接近正態),這一操作的前提條件是各選考科目的考生能力水平大體均衡。但在實際選考中,情況會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各科的現行課程標準是按照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來設計的學習內容和學業水平,即各學科在課程設計時并未側重于學科難度的一致性。因此,各學科的難度水平本身是不平衡的,這也是考生普遍認為物理學科要難于其他選考科目的原因。由于等級考成績經轉化后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其高利害性和考生的趨利心理導致考生在選考科目時,并不完全基于學習興趣和個人特長,而是綜合考慮到學科的學習難度。因此,一般情況下,成績較差的考生不想選考物理,也不敢選考物理,而選考物理的考生一般為成績中等偏上且對物理學科有學習興趣的考生,即選考物理的考生群體的學習能力、學業水平分布會趨向于中等到中等偏上的學生。按照百分比例確定等級和轉化分的成績使用方式,會使得中等水平的考生選考物理所獲得的等級較低,導致其轉化分低于原始分,這將直接影響下一屆考生繼續選考物理的意愿,由此進入惡性循環,不利于學科教育的發展。

            3、新高考招生中“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相關問題。學考等級成績如何滿足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要求,這是改革中的又一個關鍵性問題。“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即把考生的總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排列,以一分為單位,高分優先投檔,前一分數完成投檔后,下一分數才可開始投檔。大平行志愿突出了分數的價值,考生高考成績的每一分都決定考生能否投檔。

            按照教育部《實施意見》的等級劃分方案,B、C等級各占30%的考生,導致一個等級所對應的原始分跨度將超過10分,亦即該等級的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原始分差大于10分。這與“大平行志愿”錄取以1分為單位進行投檔在操作方向上多有不同,將會導致考生對從原始分到等級分轉化過程中的分差模糊化的質疑。為緩解這一矛盾,各省在制定等級轉換方案過程中,更多傾向于“多等級、小間隔”的等級轉化計分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采用“多等級、小間隔”的等級方案,如浙江的“21級”方案,也不可避免的出現某些等級的原始分跨度超過5分,也未能解決“大平行志愿”錄取中以1分為單位進行投檔所帶來的矛盾。

            從歷年高考統計數據分析,若兩科目的難度系數相近,因學科不同導致的成績分布差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高分段考生上。由于這部分考生受等級方案的影響大,對分數區分效度更加敏感。此外,考慮選考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的屬性,考試難度上將會比改革前的高考更容易,導致高分段考生數量增加,減弱對高分段的區分效度。高分段成績的轉換處理是等級方案設定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對于低分段考生,錄取院校一般為高職院校,由于目前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采取分類錄取,因此等級方案對低分段考生無實質影響。

            按照國務院《實施意見》的要求,對學考成績的呈現和使用的研究還必須要考慮到高中教育教學,只有符合教育教學實際的政策方案,才具備實施的基礎。同時方案操作的簡單易行也非常重要。有些方案以科學性為重,雖具備較好的理論依據,但操作繁瑣復雜,尤其是涉及過多的技術性操作,導致社會大眾由不理解到不認可和不接受。如上世紀90年代的標準分轉換實驗,正是由于大眾的不理解、不認可而難以實施。

            三、浙、滬方案芻議

            按照國務院《實施意見》的要求,浙、滬兩省先行試點各自的實施方案。兩個方案中語、數、外三科必考科目的計分方式相同,均采用原始分計入高考總分,選考科目的考試成績呈現方式也大體相似,都是循著“原始分數—百分比例—等級—轉化分數”的路徑。不同之處在于等級數量及對應的考生比例有所區別,計入高考成績的轉化分值區間也有所不同。上海方案的轉化分區間為30分,浙江方案的轉化分區間為60分。

            對比浙、滬等級方案可看出,滬版的“11級方案”更加簡潔,也便于操作,浙版的“21級方案”,因其等級較多,對考生的區分較滬版更加細致。不論“11級方案”還是“21級方案”,都會出現“中間等級對應原始分區間較小、兩端等級對應原始分區間較大”的現象,這是由原始分的分布形態所決定的。所以,原始分的計分單位在轉換過程中,有的區間被放大,有的區間被壓縮。由于滬版方案的中間9個等級考生比例相同,相比浙版方案,等級轉化更容易造成轉化分與原始分的分布形態差異,并增加三科選考科目的轉化分總成績與原始分總成績的排序錯位率。當然可以認為等級轉換帶有公平意義的設計或教育測量學意義的矯正,但這需要進一步的論證和更加充分的理論支撐。

            總的來看,浙、滬方案符合國務院及教育部《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同時也有結合地方實際的大膽創新和嘗試。首先,通過百分比例設定等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不同科目試卷間無法等值的問題,其次將等級轉換為分數計入高考錄取總分的做法,巧妙解決了高考科目的原始分與選考科目的等級兩類成績混合使用的問題,回避了招生錄取操作中大平行志愿投檔的難點,有利于招生錄取工作的平穩過渡和順利實施。

            四、對于其他方案的分析和討論

            浙、滬方案公布后,也相繼有其他一些學考成績呈現和使用的方案提出,在這里分別分析論述如下:

            1、標準分轉換方案。標準分數是將考生原始分數與其所在考生群體的平均分數之差除以該群體分數的標準差所得的商數。它以標準差為單位表示原始分數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即反應考生的原始分數在平均分數之上多少個標準差,或是在平均分數之下多少個標準差。相比于原始分,標準分有諸多優點,如能客觀地反映考生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修正了原始分數在人們頭腦中“高”“低”的絕對性,還原考試成績信息應有的參考性;提高了不同科目的成績的可比性和可加和性等。依據本次高考改革的框架設計要求,僅將單科成績轉化為標準分并無實際意義,必須將學業水平考試的選考3科目和統一考試的語文、數學、英語3科都轉換為標準分,然后將6科標準分相加后取總分。但由于轉換前后兩種分數的評價體系不同,會造成標準分排序與原始分排序的部分錯位。

            標準分轉換方案是各省在這次高考改革的論證過程中幾乎都討論過的方案之一,教育行政部門對這一方案也有較高的認可度。理論上,使用標準分更具科學性,但由于高考的高利害性及標準分轉化的復雜性,從上世紀90年代推行標準分實驗來看,標準分轉化易帶來社會公眾的不理解,導致分數使用及相關政策難于實施。

            2、權重系數方案。該方案對學考中的選考科目成績進行加權處理后加和計算總分。例如將三個選考科目的成績由高到低排序后分別按照120%、100%、80%的系數折算,以此為實際分數進行總分加和。即三科折算后實際滿分分別為120分、100分和80分。這一方案中,選考科目與權重系數并不一一對應,而是由成績的高低排序決定。選擇同樣科目的兩個考生,由于科目成績排序不同,同一科目對應的權重系數也并不相同。這是一個有利于發揮考生的特長,“揚長避短”的方案,引導考生在感興趣的優勢學科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給考生提供個性發展的空間,符合教育部《實施意見》中“考生依據自身特長自主選擇選考科目”的文件精神。其次,這一方案中盡管各權重系數對應科目不同,但加權的原則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向考生公布原始分。再次,由于打亂了科目排序,這一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不同選考科目難度的均衡問題。

            該方案不足之處在于,首先,高校雖然可以依據專業培養需要確定選考科目,但被錄取考生的選考科目的成績排序與高校的理想排序多半會有不同,弱化了高校的選擇性。其次,再度降低了考試成績對考生性向的解釋力,也降低了分數的區分效能。再次,如何科學確定權重系數,以及折算對考生成績分布形態及排序的改變和作用方向需要深入研究和科學論證。

            也有考慮高校依據專業培養目標提出固定學考科目加權的方案,但這一方案的組合操作更為復雜,更難于把控。盡管如此,由高校提出科目加權不啻為一個符合高考規律的改革方向,在今后的高考改革中值得重視和加強。

            3、“高考總分+選考等級”方案。該方案以學考中的選考科目的等級作為學校和專業的錄取門檻,以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總成績排序進行錄取。選考科目可由高校依據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確定,并對選考科目的成績提出等級要求;考生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學習愿望選擇選考科目。這一方案的優點是體現了高考和學考這兩種不同性質考試的區別,在成績使用上各司其職,在錄取中發揮不同的功能。但在錄取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兩個問題:①由于用學考科目的等級作為錄取門檻,必將出現選考科目的“一票否決”現象(尤其是二本高校的錄取),即可能出現考生高考統考3科總分高于錄取分數線,但由于某一門選考科目成績未達到等級要求而未能錄取。統考3科總分相加尚且有所互補,而學業水平考試中,因一個等級之差(有可能僅一分之差)導致“一票否決”,此種情況容易造成考生及家長對政策的不理解,在理論上也難以解釋。②學考科目等級要求難以把握。若高校選考科目等級要求過高,則導致錄取的門檻過高,高考統考高分未錄取的可能性加大,一些專業有可能生源不足;若選考科目等級要求過低,則導致滿足等級要求的考生比例過高,語文、數學、外語3科成績將在錄取中起決定作用,不利于高校依據專業特點進行個性化優選錄取,同時對引導中學教學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五、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轉換方案

            根據國務院《實施意見》對本次高考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綜合對前述各方案優勢和缺陷的分析,筆者研究設計了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轉換方案。本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浙滬方案、標準分轉化等方案的優點,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這些方案的不足。采用前幾年的高考數據對方案進行模擬檢驗,表明本方案在數據轉換中無奇異點,在分布形態上基本可以平滑對接。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從等級轉換的角度看,顯然本方案采用的百分位等級數量多、等級密度大。但許多地方都在論證中將標準分方案作為重點討論的方案之一,只是由于復雜的轉換計算不易被社會認可而猶豫。如果標準分的等級密度可以為教育行政部門所接受,那么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轉換方案的等級密度只能小于或等于標準分,因此完全可以作為一種成績轉換方案在新高考中使用。

            1、百分位等級

            某原始分的百分位等級是指在考生群體中得分低于該原始分的考生人數百分比。例如某原始分對應的百分位等級為85,表示在群體中有85%的考生成績低于該原始分。換句話說,百分位等級指的是考生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百分位等級越低,個體所處的位置越靠后。

            實質上,百分位等級是將全體考生成績排序后等比例的分成100個等級,并對各等級按照1-100賦分。同標準分一樣,百分位等級賦分也具有能淡化原始分數的絕對性,可以客觀地反映考生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還原考試成績參考性以及可使不同科目考試成績具有可比性和可加和性等優點。此外,百分位等級賦分操作簡單易懂,易于計算,也容易解釋。因此,相比標準分方案,百分位等級方案更易于被社會接受和認可,更重要的是,采用百分位等級,對于高分段考生可以同時向社會公布考試的原始分而不帶來大的負面矛盾。

            2、百分位等級成績與原始分成績的分布分析

            為了說明百分位等級成績的分布特點,下面以2016年某地高考歷史科成績(由文綜試卷分解出)為例,對考生成績進行百分位等級轉換,結果如圖1所示。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采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圖1 2016某地高考歷史學科原始分與百分位等級對比圖

            結合圖1可以看出,與原始分成績相比,在考生的成績分布上,百分位等級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原始成績經百分位等級轉換后,所有科目的考生成績分布均覆蓋1-100分的完整區間。一方面,通過填滿分數區間,可以增加高分成績的區分效度,尤其是文科如歷史、政治等多年高考都無滿分答卷的學科;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百分位等級轉化,調整了學科間難度的平衡,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不同選考科目的成績等值性問題。以上兩個方面的優點是無法通過命題及難度調控來解決的。

            (2)如圖1所示,對考生成績進行百分位等級轉化后,一定存在一個原始分曲線與百分位等級曲線相交的點,可稱其為拐點,這一點的分數稱為拐點分(由于百分位等級的不連續性,實際轉換中,拐點分可能位于兩相鄰原始分之間,如表1所示)。原始分低于拐點分,轉化后百分位等級低于相應的原始分;原始分高于拐點分,則轉化后的百分位等級高于相應的原始分,圖1直觀地表述了這一特性。對此舉例說明如下:若拐點分為72分,則表明73分及以上的考生占總考生人數的28%,因此原始成績為72分的考生,其原始分和百分位等級均為72。原始成績高于72的考生,其百分位等級高于原始成績;原始成績低于72的考生,其原始成績高于百分位等級。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的考試中,除有意空答,一般規范答題的考生均能獲得十幾分至幾十分的成績,對于這部分考生的成績采用百分位等級轉換后,其百分位等級可能僅為個位數。因此,對于成績遠低于拐點分的考生,采用百分位等級會帶來很大的分數落差。

            3、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處理方案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原始分位于拐點分以下,其百分位等級低于原始分;若原始分位于拐點分以上,其百分位等級高于原始分。若直接采用百分位等級計入高考錄取總分,對原始分遠低于拐點分的考生,其計入高考總分的成績低于其原始分且落差值過大,可能30多分的原始分成績經轉化后的百分位等級為個位數。因此必然帶來考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為此,有必要對百分位等級進行分段處理,具體操作如下:

            (1)通過“百分位等級”轉換確定原始分對應的百分位等級,并確定拐點分值。

            (2)對于原始分高于拐點分的考生,以百分位等級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3)對于原始分成績低于拐點分的考生,采取如下分段處理:①借鑒浙滬方案,對學考合格的考生以40分為計分起點,即原始分成績低于40分的考生,只要學考中的合格性考試取得“合格”等級,計入高考成績的分值為40分;②原始成績位于40和拐點分之間的考生以原始分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4、分段處理方案的特點

            仍以2016年某地高考歷史科成績為例,采用上述分段處理方案,處理結果如表1。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采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采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表1 運用新的處理方案對2016年歷史科目考生成績的處理結果

            結合表1和圖1,可以看出,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處理方案有如下優點:

            (1)該方案有利于高考統考成績與學考成績轉化后進行加和,并適用于大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方式。雖然對于不同分數段采取分段處理,但各段結合點附近的考生成績是平滑對接的。

            (2)對于成績高于拐點分的考生,由于百分位等級高于原始分,一方面有利于凸顯考生的優勢科目,鼓勵并引導考生依據自身特長選擇選考科目,符合本輪考試改革的制度設計初衷;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學科差異導致的高分段考生的成績分布差異,在一定意義上平衡了考生所感覺到的學科難度差異和學科間的試卷難度差異,同時擴大了高分段考生的分數使用區間,對高分段的考生區分更加細致和科學。更重要的一點是,該方案更符合“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招生模式的要求,使高分段考生的每一分都能在投檔錄取中發揮作用,符合社會公眾對錄取中分數使用的期望。

            (3)對于原始成績位于40分和拐點分之間的考生,由于百分位等級低于原始分,故采用原始分而不是百分位等級計入高考總分。可以避免采用百分位等級造成考生成績縮水,導致考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此外通過對歷年高考實測數據分析可知,若難度相近,則各科成績分布形態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高分段,且各科成績分布圖的峰值與拐點分基本重合,在40分與拐點分之間的考生成績分布形態也非常相近,因此,在此分數段上各科采用原始分相加具備理論上的可行性。對于原始成績低于40分的考生,以40分計入高考總分,在此取用了浙滬方案對學考合格性考試的計分方式。考慮選考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屬性,考試難度會低于現行高考,因此,選考科目成績低于40分的考生所占比例很小,同時考慮到當前高考競爭主要在高分段,而對低分段考生的區分要求不高的特點,可以滿足高職院校分類錄取的要求,符合現階段高校招生錄取的實際情況,符合學業水平考試的制度設計。

            (4)本方案中分段處理和轉換學考成績,采用了放大或保持考生特長的價值取向,因此,轉換成績和學考原始成績可并行公布,能夠解決和滿足考生查卷面分和查每道試題得分的要求,緩解考生要求查詢自己的分數信息與分數解釋的矛盾。

            (5)運用本方案處理和轉換學考成績后,可以較合理地調整和改善各學科的成績分布形態,使各學科的成績分布形態趨于相同。尤其是當各學科平均分比較接近時,經本方案處理和轉換后,其成績的分布形態更加接近,由此構成了不同學科的成績相加的科學性基礎。

            (6)運用本方案還可適當解決選考物理考生的結構失衡問題。假如出現中、低能力水平的考生不選,而能力水平較高的考生集中選考物理的情況,相應的拐點分數將會隨高分段成績集中的分布形態而向上提升。由于拐點以下的考生是按原始分計入錄取總成績,對于能力處于中上水平的考生,只要其物理卷面分高,其計入總成績的分數相應也高,不會出現轉化分低于卷面成績的現象,在成績轉化中并不吃虧。因此,即使是中低能力水平的學生,只要物理有個體的相對優勢,也不會在成績轉換中吃虧,此方案使得選考物理以及選考各學科的成績轉換很少受到考生群體差異的影響,考生就敢于選考物理,選考物理的考生的群體分布也就趨于平衡了。

            五、結論

            新高考改革中學考成績的呈現和使用關乎考生的切身利益,也與高校招生工作息息相關,備受關注。方案的制定應綜合考慮并權衡考生、中學教學、高校等各方利益,兼顧錄取中成績使用的公平以及各層次高校招生的效率。新一輪高考改革提出了新的問題,而在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換并與高考統考成績合并使用上,目前似乎很難找到令各方廣泛認可的萬全方案。綜合考慮,本文提出的基于“百分位等級”的分段處理方案是一個相對較優的方案,既參考了教育測量理論上的科學性要求,也具備實施操作上的簡單可行性,更重要的是,由于轉換后的分數使用方式是就高不就低,方案原理簡單易懂,更容易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和理解,也能降低向社會公眾公布原始分的潛在風險。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是一個艱巨復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的推進需要勇于探索,逐步完善。相信隨著改革的深入,將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起新的考試招生制度。

            參考文獻:

            [1]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 [2014- 09- 0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1]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EB/OL]。[2014-09-19]。http://gaokao.eol.cn/zui_xin_dong_tai_2939/20140919/t20140919_1177783.shtml。

            [1]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EB/OL]。[2014-09-19]。http://gaokao.eol.cn/zj_5663/20140919/t20140919_1177705_1.shtml。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普通高中學考的實施意見[EB/OL]。 [2014-12-1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412/181664.html

            文章來源:2018-01-18 北京市教育學會 微信公眾號

            新浪高考注:

            上海選考科目成績呈現方式和使用方式

            選考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按獲得該次考試有效成績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總數的相應比例劃分等級,位次由高到低分為A+、A、B+、B、B-、C+、C、C-、D+、D、E共五等11級,分別約占5%、10%、10%、10%、10%、10%、10%、10%、10%、10%、5%。

            等級性考試成績折算成相應分數計入高考總成績,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其中,A+為滿分70分,E計4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浙江選考科目成績呈現方式和使用方式

            考生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

            以各科“必考題70分+加試題30分”卷面得分為依據,按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等級,其中第21等級比例不超過1%。

            具體等級比例和賦分值: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采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標簽:北京高考 高考改革]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无码高清不卡|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婷婷中文娱乐网开心|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91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人看的www视频中文字幕|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