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最文藝的工科專業
2018-01-22 16:15:55新浪教育文章作者:崔雨杰 牛豆豆
全國各地大學的期末考試正在進行中,不少學生在微博吐槽自己“專業選得好,期末賽高考”。建筑學光榮上榜。
經常聽人說,建筑學是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專業,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專業,畢業后要去工地干苦力活。
真的有這樣一個辛苦又不掙錢的專業嗎?建筑學專業學什么呢?本期解密專業帶您一起了解建筑學專業。
Part1:專業介紹
建筑學(082801)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我們生活的城市、建筑、景觀等,學習如何設計兼具審美藝術性與功能實用性的建筑空間,規劃和改善居住環境。
這是一個工學專業,隸屬于建筑類學科,學制四年或五年,畢業后授予工學或建筑學學士學位。
除建筑學專業外,工學的建筑類專業中,還有城鄉規劃(080802)、風景園林(082803)、歷史建筑保護工程(082804)三個專業。
傳統的建筑學專業(082801)研究建筑物及其環境,包含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等多個專業的研究范疇。但隨著建筑事業的發展,園林學和城市規劃逐步從建筑學中分離出來。現在建筑學專業更多的研究解決建筑的空間、功能和形式等問題。
建筑學是搞設計的,不用天天跑工地
很多考生和家長以為學了建筑學要跑工地,可能是因為混淆了建筑學和土木工程(081001)這兩個專業。
從字面上看,感覺都是搞建筑的。其實建筑學培養建筑設計師,研究怎樣使建筑物看起來漂亮、氣派,同時盡量滿足客戶需要的功能,學的是如何把設計圖做得更加美觀。而土木工程培養結構師,研究的則是施工,如何把建筑蓋得更結實,用什么材料更好。
有趣的是,一些大學建筑學新生入學會有美術考試,成績不合格者會被建議轉至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
不僅學技術,更要搞藝術
由于偏重設計,建筑學專業帶有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特點。建筑學學科知識體系綜合了工程技術、人文社科與藝術設計等領域。學習該專業不僅要熟悉中西方建筑史,掌握現代設計技術,還要像美術生一樣學習繪畫。其主干課程包括:建筑設計基礎、建筑設計原理及設計、建筑構造、建筑力學和建筑結構、素描、水彩等。
同時因為專業的實際應用性,學校還會設置實操課程和實習環節,具體學習如何設計辦公樓、圖書館、住宅、體育館等建筑物,幫助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豐富他們的實戰能力。
設計圖
曾有網友用這樣一句話來調侃建筑學專業的期末:“放假前預留一周做設計的時候,睡覺可能就是犯罪”。的確,建筑學專業學業繁重,各種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填滿日程表,也難怪說“期末賽高考”了。
究竟是建筑學學位?還是工學學位?
在我國,本科建筑學專業設有5年和4年兩種學制,分別對應建筑學和工學學士學位。
只有通過了全國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的幾十所大學可以頒發建筑學學士學位,其他學校只能頒發工學學士學位。建筑學學士工作3年后可以報考,工學學士工作5年后才能報考。
學習成本比較高
建筑學專業的學費普遍比較高,大約在5000-7000元之間,有的更貴。同時,由于建筑學要求學習美術和繪圖,紙張、顏料、繪圖尺規、針管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學生每月花費1500元以上。
有同學表示,像馬克筆這種日常消耗品,便宜點一套也要100多元,兩個月就會基本用完。一套針管筆300元,但是光換一個頭都要100塊。
建筑設計對電子設備的配置要求也比較高。除了單反相機,一套比較好的臺式就要7000元以上,而后續購買正版設計軟件的話,更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了。
Part2:畢業出路
建筑學專業培養具備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室內外環境設計等方面專業知識,能從事建筑設計及相關管理工作,并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建筑行業生機勃勃
人類要生存,就離不開衣、食、住、行,這就必須蓋房子,就離不開建筑設計,自然離不開建筑學專業人才。
建筑學畢業生除了在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企業、建筑公司或房地產開發企業,從事建筑設計、住宅與居住區規劃設計外,還可以在風景旅游區規劃設計、園林設計及相關管理工作。
雖然目前我國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將近60%,城市基礎建設正在逐步飽和,可是二三線欠發達城市和舊城改造工程仍然生機勃勃,為建筑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施展舞臺。此外,作為歷史文化古國,文物古建筑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護。
建筑師:考證升級,學無止境
面對用人單位對建筑設計專業人才提出較高的資質要求,相比考研,建筑學專業的學生更傾向于考證。據某大型招聘網站統計,對于建筑師這一崗位,雇主要求碩士以上的只占0.8%,50%的崗位由本科生擔任。
建筑師崗位的學歷要求
建筑師薪資相對較高,并且十分看重經驗和能力。50%的建筑師每月薪資在8000元以上,5%大于25000元/月。薪酬水平隨工作經驗變化趨勢相當明顯,特別是在5年后,工資增長趨勢十分明顯。
“5年薪資增長”可能與注冊建筑師考試有關。建筑學專業畢業生在參加工作3-5年后可以參加注冊建筑師考試,考試合格就可以取得注冊建筑師的職業資格,掌握建筑設計的“生殺大權”,在相應等級建筑設計書上簽字。
對建筑師來說,除了考證,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也是一道繞不開的坎,學習計算機編程更是為工作拓展更多可能性。技術時刻在進步,學習永無止境。
學生綜合實力強,就業選擇廣
建筑學專業同時涉獵工程技術、人文社科與藝術設計等領域,畢業生可以憑借其綜合素質在行業內各種領域發光發熱。
部分畢業生進入教學與行政單位,從事專業相關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也有學生報考公務員,在建設廳、規劃局等政府管理部門從事建設行業管理、城市管理、房屋質量檢測、古建筑保護等工作。
Part3:報考建議
1、什么樣的學生適合報考?
總體來說,建筑學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具備空間想象力,并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高強度的團隊合作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吃苦耐勞。
作為工程科學上開出的藝術之花,建筑學專業文理兼收,但是大學課程設置中包含大量工科內容,涉及力學以及光聲熱等方面,需要考生具備良好的物理學基礎。
一些院校的建筑學專業會加試徒手畫,不計入總成績,卻作為錄取的重要依據。部分院校的新生入學后要參加美術考試,成績不合格者轉至土木工程或環境工程等相關專業學習。
當然也不是所有高校的建筑學都加試美術,如北京建筑大學就在章程中寫明,所有專業不設美術加試。
另外,還有很多院校建筑學專業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考生在報考時也要注意。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查閱各校當年章程,合理選擇學校。
2、如何選擇院校?
建筑學是一個高門檻的學科,全國開設此專業的大學共289所。
報考建筑學專業,選擇院校時應優先考慮通過全國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的高校。目前全國通過評估的高校只有65所,這些學校實力雄厚,有建筑學學士學位的授予資格。
考生還可以將2017年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中建筑學的排名作為參考。
清華大學和東南大學分別位于學科評估A+,位列榜首。兩所學校也一直和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合稱為建筑學“老四校”。
建筑學專業也一直是清華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由聞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教授創建于1946年。東南大學建筑系成立于1927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建筑系,至今已有75年的歷史,是全國公認的中國現代建筑教育發源地。以上院校均為一本,且錄取分數較高,考生可結合自身實力進行選擇。
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等院校也居于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前列,值得考慮。
其中,華南理工建筑近幾年在海內冒升得很快,得益于一批年輕富于才華的建筑師從外國歸來,頻繁的對外交流。中國現代建筑史上,不少大師級的人物都是誕生于廣東,例如夏世昌、陳伯齊、莫伯治、佘畯南等。另外,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于地理位置的影響,其建筑風格一直深受前蘇聯的影響。改革開放之后,一些畢業于日、韓的建筑師陸續來校任教,使學校的建筑實力也有很大的提升。
如果說,工科重邏輯表達與理性思維,文科重文思慧智與社會協調,學習建筑學就是對以上能力的融會貫通。這是一個對腦力和體力有著相同要求的專業,當自己的設計被認可,并實現應用到生活中時,那種成就感難以形容。就像建筑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所說:“當你沉迷于建筑學這門學科的時候,你會發現,它魅力無窮。”
附件:通過全國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