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學院招不滿學生竟停辦專業
2017-08-22 10:37:34中國青年報
教育等主管部門宜積極介入,為校企合作辦學建章立制,規避學生權益受損的情況。
進入8月,不少高中畢業生陸續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但江蘇連云港市板浦高中的小李等同學雖收到錄取通知書,校方卻告知專業停辦了。他們陷入無學可上的境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月19日)
淮海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楊鳳和回應稱:該專業其實是江蘇嘉年華旅游公司招準員工,在就業前委托學院做的崗前培訓,只有員工招到一定規模才會開班,這屆沒招滿40人,所以開不了班。但是,崗前培訓和招生的性質,不難區分,受正式錄用的員工才參加崗前培訓。在這起事件中,學生收到的是錄取通知書,而不是錄用通知,員工招不滿并不是停止招生的理由。
淮海工學院把皮球踢給企業,也不能把自身擇得干干凈凈。何以當初學生和嘉年華所簽訂就業保障協議上,蓋有淮海工學院的公章?嘉年華公司和淮海工學院理當盡量補救,否則當承擔違約責任,對學生給予賠償。
其實,在職教領域,校企合作辦學本也不失為一項有益的探索。若是行之有方,企業能得到適用的人才,學生可以求學、就業一路綠燈,高校則充分發揮了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功能,可謂三方共贏。但若走向失范,博弈能力欠缺,本處弱勢地位的學生則容易在企業、高校兩大巨頭的“夾擊”中墮入維權難境地。因此,教育等主管部門宜積極介入,為校企合作辦學建章立制,在學費承擔(分擔)機制、三方權利、義務等方面進行規范,從而推動校企合作辦學走向良性發展,規避學生權益受損的情況。
來源:中國青年報(2017年08月22日02版)于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