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擇自主招生?高一開始就應當規劃目標
2017-08-11 16:21:26華商網
近年來,高校自主招生漸熱,每年都有很多優秀的學生通過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被心儀的大學錄取,如果你也是有特長潛質的學生,那么,大學招辦老師此時給你的建議是,進入高中后要早做規劃,自主招生是打開名牌大學之門的一把鑰匙。
有自主招生愿望的考生進入高一就應當規劃目標
什么是自主招生?長安大學招辦副主任王榮祿解讀說,自主招生是重點大學面向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學生進行單獨選拔,適度降分的一種高考招生錄取方式。隨著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自主招生開始從報名條件、選拔考核、錄取資格等三個方面不斷硬化和量化。對于有自主招生愿望的考生,進入高一后,就應當合理把握,了解政策趨勢,立足本人的特長和興趣,規劃自主招生目標。
王榮祿說,首先要認識自我,規劃目標。自主招生的定位是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而不是綜合素質優秀或者文化課拔尖的學生,所以要想為自主招生做好準備,就必須首先準確認知自我,要發現自己的學科優勢在哪里,通過努力在哪些方面能夠體現出來特長,比如學科競賽、電腦制作,或者是文學寫作,這樣就可以較早的規劃自己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符合哪些學校的選拔要求,從而確立相應的目標。比如有些學校自主招生提到解讀國學經典、學科競賽等等,這都是較好的風向標。
其次,學生要在高中階段注重積累,形成成果。近幾年來自主招生網上報名后都需要通過嚴格的資格審查,這就需要學生在自主招生報名開始前就要有符合條件的證書或者成果。因此,有自主招生愿望的考生還應當積極參加競賽,獲得較好的比賽名次,不斷積累,在能夠充分展現和證明自身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方面有符合報名條件的成果。網上報名和材料審核環節是以學生已經獲得的證明材料為審核依據的。
再次,要求學生真實參與,拒絕買賣。自主招生是為真正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學生提供的升學通道,而不是所有考生的便捷通道。一些通過買賣轉讓或者中介提供的材料將是自主招生審核和查處的重要方面,所以考生的各種有效材料必須真實可信,并且各類證書、成果應當是本人親自參加完成,其真實性和參與度已經成為自主招生考核的一個內容和項目,2017年自主招生規定中已經將專利、論文的全面核查作為常規工作,若審查不符合事實,那么不僅僅是取消自主招生資格,還要報教育主管部門查處,一經查實還要取消高考資格,很多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專門安排了相應的面詢和深度答辯。
選擇自主招生
高中起點也很重要
西安市一中大學區辦公室主任、志愿填報專家王國強介紹說,2003年我國實行大學自主招生以來,很多優質中學就與國內外的許多優秀大學簽有合約,如“XX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如果考生排名相對靠前(不同學校要求略有不同,最低可到前80%),而且不愿只走高考這條路,就可以報名參加知名大學的自主招考。而普通中學很少能接觸到非常有用的信息,比如自招報名,優秀中學生夏令營之類的。
需要注意的是,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知名高校很少會把機會給普通高中的優秀學生,所以說,選擇一所好高中很重要。
在王國強看來,自主招生是我國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一種補充,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偏才怪才”。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學生只要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就可以參加自主招生。另外還有一部分考生,或許他們的文化成績不算突出,但是卻在某些科技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具備潛在的創新潛質,比如科技發明、專利技術、計算機特長等,這類考生也大有機會。
王國強指出,自主招生適合的人群有:一是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品學兼優、綜合實力強或取得優秀榮譽稱號的的高三畢業生;二是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三是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并獲得獎勵的考生。
每年都有好多學生因為高中三年的各種獲獎被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90余所知名高校自主招生,最多的降60分錄取,甚至只要考生達到一本線就被錄取。比如,今年復旦大學在上海本地的招生中80%是通過自主招考錄取的,所錄學生無一不是來自名校。
西安中學招辦主任胡杰告訴記者,2017年,西安中學共有178名學生通過自主招生考取了知名高校,基本上涵蓋了國內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西安中學是上海同濟大學“苗圃計劃”在陜西唯一簽約的中學,學校選拔優秀學生組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2014年,西安中學首屆“苗圃計劃”學員有8位同學獲同濟大學不同降分錄取。2017年,蘇釗陽高考考了654分,通過自主招生被同濟大學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錄取。
蘇釗陽的媽媽說,在校期間,孩子就很喜歡參加科研活動做課題研究,比如赴秦嶺參加生物考察,參加夏令營和航模大賽等。
王國強建議,為了能使自己符合高校自主招生的條件,新高一優秀生從這個暑假開始規劃好未來的高中三年,揚自己所長,提前考慮參加高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五大學科的省級及以上的學科競賽,嘗試發表文章特別是有計劃的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等各種高校自主招生認可的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