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幫直播學科答疑:文綜地理沖刺復習之自然地理的解答(2)
2017-05-31 14:20:24高考幫
二、具體知識點
問題11:等潛水線的知識點
學而思培優蔡孟陽老師:等潛水線就是潛水的的水位線,潛水可以理解為淺層地下水,它主要是和承壓水對比學習,要區分這兩種地下水的不同。等潛水線要注意以下幾點:1、等潛水位線數值反映地勢高低,潛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2、等高線地形圖中,河流形成于山谷處并由地勢高出流向地勢低處,潛水流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潛水位線密處流速快,反之則慢。3、等潛水位線與河流、湖泊相交時,其數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潛水與河流補給關系:若潛水流向河流,則潛水補給河流;若潛水流向背向河流,則河流補給潛水
問題12:求破解自然地理之謎
學而思培優蔡孟陽老師:自然地理這部分知識比較偏向于理科,重視推理和邏輯思考能力。因此,復習的時候要注意通過抓住后面的原理來分析例子,同一個原理應用到不同例子上會有不同結果,因此要從不同的方面來學習同一個原理,這就要求我們多看書、多做題,對同一個題可以換個條件再來思考答案會有什么變化。同時,對于理論的學習要注意把理論結合實際例子來學習,光背理論太抽象,不好記憶,把理論結合實際的例子或者題目來學習和記憶,效果要好得多。
問題13:自然地理比較生疏,關于地質,太陽活動,觀潮
學而思培優蔡孟陽老師:地質這一塊兒主要是掌握兩大部分,第一,巖石的分類和相互轉化;第二,地殼運動和地質地貌的形成。第一部分相對而言更具體一些,需要記背的的東西更多,考試時也以考察識別不同巖石類型為主;第二部分更多考察不同的地殼運動和形成的不同地質地貌的成因,對運動分析和邏輯推理的要求較高。太陽活動主要是掌握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個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地理意義,一個是太陽作為地球熱量來源對地球氣候的影響。觀潮主要考察的是月亮繞地球運行的規律,以及日月位置關系。因為潮汐的產生是受月亮和太陽的影響,當月亮和太陽處于一條直線上,并且位于地球的同一側時,對海浪的引力最大,因此潮汐最大;當太陽、月亮處于同一直線,且處于地球兩側時,太陽、月亮引力相抵消,對海浪引力最小,潮汐也最小。
問題14:問氣候特點應從哪幾方面答題
學而思培優蔡孟陽老師:氣候特點類問題主要從三方面來答,也就是氣溫和降水以及二者關系。對于氣溫,要回答的點包括最高溫、最低溫、年平均氣溫,月均溫變化情況。對于降水,也是最大降水在幾月,最小降水在幾月,年平均降水多少,月均降水如何變化。二者關系就是雨熱關系,是雨熱同期還是雨熱不同期。
問題15:在哪個海拔高度分布哪些自然帶?
學而思培優蔡孟陽老師:首先,要根據山脈或者高原的緯度位置來看,一般而言,在低緯度高山的自然帶垂直變化表現得最為明顯,其基帶是熱帶,隨著山體的升高,依次可出現亞熱帶、溫帶和寒帶;中緯度基帶是溫帶;高緯度基帶是寒帶。故緯度越低,山的相對高度越大,垂直氣候分帶越多,氣候越具有多樣性,作物種類、組合和布局就越復雜。其次在內陸和在海邊,受海洋影響不同,自然帶也不一樣,靠近海邊的山脈受海洋影響更大,降水更多,自然帶更豐富。再次迎風坡和背風坡也不一樣,比如天山北麓和南簏相同海拔的自然帶就不同,因為天山北麓是迎風坡。
問題16:讀圖題思路
學而思培優蔡孟陽老師:讀圖題第一要讀圖例,因為圖像本身信息很多,圖例其實就是提醒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信息。其次要注意圖像與課本上某些圖像的相似或者相反之處,與課本上的圖的相似或者相反之處就是答題的關鍵。再次,對于坐標或者表格類的題目,要注意橫縱軸是什么,或者行列的表頭是什么,要知道這幅圖或者這個表在說什么。
問題17:燒堿是什么
學而思培優蔡孟陽老師: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燒堿產業主要缺點在于是高耗能產業,布局時主要考慮能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