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2017年高考作文練習(二)——共享單車
2017-05-12 10:40:35圣達信教育文章作者:梁挺福
年年歲歲高考相似,歲歲年年考生不同。
不知不覺中,2017年高考正向我們走來,梁挺福式的《2017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又如約與高三家長和考生見面了。
每年的《高考作文大猜想》撰寫肯定是我高考前一道足夠重視的大作業、大任務。從2010年到2017年,一年一度的梁挺福式《高考作文大猜想》已經整整陪伴大家度過8年。在長達8年的抗戰和堅持中,我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年一整年的悉心準備和高考當天的惴惴不安,每年要承擔著太多的期待和煎熬,當然了,每年也會享受著來自四面八方家長的感激和問候,真的是痛并快樂著!
2016年,老梁推出《高考作文大猜想》的第7年!在保持以往年年都有命中的基礎上,2016年,老梁的《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幾乎全部命中!全國I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天津卷、北京卷、山東卷、浙江卷、上海卷等……全面開花!一口氣“承包”全國各省份高考作文真題(具體命中的高考作文題見:本書第二篇內容——“這些年,我們一起命中的作文題”)!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絕非偶然,更非運氣所能解釋。一切來源于老梁的專業、專心和專注,以及365天360度的研究,唯此方歷練出了自己在高考作文研究方面的“獨具慧眼”與“真知灼見”。
回顧2016年高考作文試題一出爐,就引來一片驚呼。這道占據語文考卷半壁江山的試題自然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熱議。2016高考增加了使用統一命題的省份,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山東6省份繼續實行自主命題,全國共有9套試題。從宏觀上看,9套語文試題命制的作文題有四個“一致”:即與高考“考綱”的指導方針保持一致,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保持一致,與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趨勢保持一致,與考生的生活實際保持一致,得到大多數人的一致認可和贊同。
對于高考作文的大猜想,我們猜的不是題目,而是套路,是命題規律。高考作文命題,始終體現著社會性、時代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特別是近年來,在命題工作中更加注重滲透核心價值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從優秀文學作品中選取能夠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試題材料,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厚的內涵,并將之內化為行為準則。
根據對近幾年高考作文試題命題方向的研究與分析,我發現,高考作文命題專家越來越傾向于在試題中暗含熱點事件,以引起學生對社會、人生的關注,進而考查學生由表及里或透過現象看本質地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高考作文題作為考試內容的載體和呈現形式,蘊含并集中體現高考的育人導向。經過上文的點評分析,細心人也早已發現此規律。于是乎,針對每一個猜想主題,都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切入分析,挖掘素材背后的不同內涵,能考到固然很好,考不到也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素材積累機會。
總而言之,今年的《梁挺福:2017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前7年的模式,“高考作文大猜想”一共有十六大內容,每個內容都濃縮為一個精短扼要的題目,每個內容都由3個要素:題目、素材和點撥組成。這樣架構方便于家長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實內涵。這十六大內容幾乎覆蓋了當前的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時事熱點內容,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命題者最想通過以試卷的方式跟未來的社會建設者進行對話和交流,來考查考生的所思所想,從而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優秀文化教育的發展。古人云“文以載道”,作文還真能反映考生對當代社會的思考與認識,培養人格力量與文化使命感。
【作文猜想二】共享經濟,共治共管共謀好未來
一、作文素材
2016年是共享單車發展迅猛的一年,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享單車已有數百萬輛。
共享單車的出現對于出行是一件極為便捷的事情,隨著各品牌單車的不斷投放,由共享單車所引發的交通擁堵、隨便停放等現象,也成了讓各方頭疼的問題所在。隨著共享單車的逐步普及化,破壞共享單車的亂象屢見不鮮。記者走訪發現,并非所有共享單車都“共享”了,除被破壞之外,一些共享單車甚至變成了“私家車”。占為己有、惡意破壞、改裝兜售、亂停亂走,“共”享單車,誰在“私”享?
如何應對新生事物帶來的新問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企業和政府都應想想解決之道
二、構思點撥
共享單車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財產類法律問題。上述法律法規能否在騎行過程中得到良好貫徹,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國民的法律素養。
相比共享專車,共享單車的法律問題更為細碎和貼近民生。共享單車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財產類法律問題。有人說,共享單車是國民道德水平的“照妖鏡”。
在共享單車熱潮噴涌的當下,很多問題已經超出了道德的約束范圍,上述法律法規能否在騎行過程中得到良好貫徹,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國國民的法律素養。這種法律素養甚至決定著共享單車經濟模式能走多遠。
共享單車第一個層面上的法律問題,涉及交通和市容城建的行政管理問題。
人們更習以為常的是有關部門對機動車的管理,對于非機動車尤其自行車的違章問題,或偶以道德問題譴責,或視而不見。但實際上,非機動車違章問題的多見程度甚于機動車,早已是交通管理的老大難。
除了交通管理問題,市容管理問題也十分突出。
享單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無樁停放、即走即停。這一特點讓騎行更加便利快捷,也讓共享單車模式得以迅速傳播。但同時,無序停放、過度投放的問題已經困擾到城市管理者。
共享單車停放在公交站臺、地鐵出入口、行人和機動車道、小區綠化帶、盲道等問題日益突出。本來就是一個老大難的交通問題,應當如何管理?市容城建部門又該如何監管?如果尺度過大過死,可能會被詬病因噎廢食,影響新的經濟形態的發展,就如同當年的專車那樣;如果放任不管,有一天某一個街道會被廢銅爛鐵的單車占據,有一天交通會被無序行駛的單車阻塞。
除了上述違反行政管理的行為之外,基于單車本身使用、所有等權利的問題,在更大程度上考驗著國民的法律素養。
未按要求停放、未按要求騎行,除了違反行政法規外,在民法層面上,便是一種違約行為,說到底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尤其在約束和監督機制欠缺的共享單車模式下,一般違約和侵權行為都不會被追究責任,那么誠信原則顯得更為重要。這也是騎行者最基本法律素養的表現之一。
共享單車行業正在深度試水中國社會,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也考驗著國民基本的法律素養。
上期內容回顧:【作文猜想一】抗日勝利,十四年還原歷史真相
下期內容預告:【作文猜想三】堅守本心,穿越繁華艱險終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