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今年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培養
2017-04-24 14:32:23教育面對面RBC
清華大學招辦副主任 徐寧漢(右) 清華大學北京招生組、電子工程系教授潘長勇(左)
2017在京招生計劃
2016年清華在京共投放統招計劃170人,其中文史類8人,理工類162人。2017年計劃還未公布,但預計保持穩定。
從2017級起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培養
今年清華大學將在全國各省市打破以往按傳統專業和院系招生的格局,將所有本科招生專業調整為16個大類,按照大類對本科生進行招收和培養。考生和家長可以關注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及招辦官方微信“清小華”,后續將帶來更多更詳細的介紹。
大類招生后人才培養模式會發生哪些變化?
2017年,清華大學將采取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納入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將整合為16大類,包括數理類、化生類、能源類、計算機類等。學生填報志愿的時候也將會按照專業類來填報。學校專門成立了大類培養領導小組,邱勇校長親自擔任組長。
對于大類培養模式的變化,邱勇校長在3月31日的大類培養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大類培養實施過程復雜,但衡量標準簡單而明確,必須做到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在社會上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清華的聲譽,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來清華讀書深造;二是讓學生的大一學習生活更加充實、高效、陽光,更有“獲得感”;三是大幅提高學生的通識教育素養;四是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五是更有利于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相互融合與促進。
2016年,清華機械工程學院首次按大類招生。通過一年的試點之后應該說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以往學生被錄取入校后,基本就在報考院系進行專業學習。但現在按照大類招生和培養之后,不少大類涉及不同的院系,包括多個專業,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選擇哪個專業方向,要看相關院系以及這個專業方向是不是能夠站在國際前沿,培養方案和課程對學生有無足夠吸引力。也就是說,對于院系和相關專業方向來講,壓力比以往更大,要考慮如何通過優質的培養將優秀的學生吸引到自己的院系來,讓學生有更多“獲得感”。當然,這個壓力也是雙向的,對學生來講,一些你感興趣的院系,如果不去認真努力,不表達出自己在專業上的特長興趣,很可能想去但去不了。
今年普通自主招生和“領軍計劃”招生有哪些變化?
今年,清華的普通自主招生和“領軍計劃”的初試時間均定于6月10日前后,考生可兼報。
“領軍計劃”的專業仍分為文、理兩大類,共35個理科專業和8個文科專業。
考試科目也較去年略有變化,除數學與邏輯為文理科歷年必考科目外,理科類將考試科目“物理探究”改為“理科綜合(物化)”,文科類則將“閱讀與表達”改為“文科綜合(文史)”。考生可不受自身文理分科限制,最多填報5個專業。
通過“領軍計劃”選拔的考生,優惠力度跟往年保持一致,優惠分值從10分-60分不等,特別優秀的可以獲得降至一本線的錄取優惠。
特色專業
QS最新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里清華大學有四個學科進入了世界前十,包括土木工程與結構、電子與電氣、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制造與航空。北京考生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專業,我們統計主要包括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與金融、電子信息類、建筑學、環境工程等。
深造和就業
對于本科生來講,升學的比例比直接就業要更高。2016年所有的畢業生國內升學的比率達到54.2%,出國出境留學的比例將近30%。相當于說,我們本科畢業之后有80%以上的同學是選擇了繼續升學和深造,30%出國出境的同學當中有80%左右的同學是在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大學進行就讀。其余的同學則是選擇了創業就業。
前段時間QS排名公布了一個“全球畢業生就業力”的排名,是一個涵蓋了成百上千所全球知名高校的就業能力評估,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三位。所以可以看到,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是極具競爭力的。
志愿填報建議
關于志愿填報問題,考生和家長可以在高考出分后聯系清華大學招生組老師,進行一對一咨詢。這個是最準確、最可靠的。從往年情況來看,北京高考統招一志愿滿足率幾乎能到100%。
電話: 010-62770334,62782051
傳真:010-62782061
郵編:100084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招生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