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藝考將開始 廣播電視編導報錄比高達274:1
2017-02-08 09:37:49北京電影學院
作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北京電影學院每年的招生工作都十分火爆,該校2017年度招生考試即將于2月8日開始。一起來了解北影2017年招生考試的基本情況吧!
一、報考人數大幅增加
2017年北京電影學院共有13個院系,14個本科專業招生,2個高職專業進行招生。本科計劃招生499人(同比去年增加62人),各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含華僑、港澳臺地區),無分省計劃(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除外),文理兼招,學制4年。高職招收戲劇影視表演和影視美術兩個專業方向,計劃招生60人(同比去年增加30人)。
2017年北京電影學院總報考人次達38144人次,同比去年增加7744人次,增長25.5%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表演學院報考人數高達8526人次,相比去年增加900多人次,本科錄取75人,比去年增加30人。除此之外,幕后專業同樣受到考生青睞。具體各院系的報名數據如下,文學系4852人次,導演系2460人次,攝影系974人次,聲音學院1158人次,美術學院4923人次,管理學院3309人次,攝影學院1308人次,動畫學院3061人次,影視技術系1129人次,視聽傳媒學院4112人次,數字媒體學院1092人次,高職學院1503人次。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今年新增加的四個專業方向:視聽傳媒學院的“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美術學院的“產品設計”和聲音學院的“藝術與科技”首次招生便成為競爭激烈的熱門專業。其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報錄比達到274:1。超過“表演”專業114:1的報錄比。
二、新增4個專業:
(1)視聽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
2017年視聽傳媒學院本科專業開始面向全國招生,率先招收的是“互聯網節目制作專業”方向(根據現有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歸屬廣播電視編導),2017年招收15名,報名人數達到4112人。該專業方向開設媒體技術基礎、互聯網節目制作技術、媒體文化與科技、視聽語言、互聯網節目創作等課程,滿足“互聯網+”時代新媒體人的培養需求。該專業旨在培養學生適應新媒介環境的能力,借助創新技術與創意思維,掌握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互聯網節目制作的規律與方法。通過四年的學習,學生將成為適應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的專業化程度高、跨學科復合型人才。
。2)數字媒體學院——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性學科,集中體現了“科學、藝術和人文”的理念。具有跨學科、多平臺、技術革新快的特點。本專業以影視藝術為基礎,電影、游戲、新媒體產業為依托,培養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和外語基礎知識以及較高的藝術修養,掌握數字媒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聚焦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交互類文化藝術內容的設計創作,具備綜合文化素養及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數字媒體藝術人。
。3)美術學院——產品設計
美術學院的產品設計專業是面向電影衍生品設計方向的專業。電影衍生品:是指根據影片里的角色人物、場景、道具、標識等開發的產品,包括玩具、服裝、飾品、音像、圖書等。
。4)聲音學院——藝術與科技
近年來,聲音學院在綜合媒體技術、互動媒體聲音設計與制作方面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2011年,正式招收數字媒體方向本科生, 2014年起,將原有的數字媒體方向更名為數字媒體與游戲聲音方向,更加突出本專業培養游戲等互動媒體的聲音制作人員的專業定位。2015年,第一屆本科生已經畢業,其中半數以上學生進入了網易、騰訊等公司的游戲部門從事聲音制作工作。2016年,面向互動媒體聲音設計的新專業“藝術與科技”獲批,新專業將專注于培養能在互動媒體、網絡媒體、新媒體工程、游戲制作等領域從事聲音策劃、設計與制作的專業人才。
三、美術類只考專業一試
美術學院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產品設計兩個專業,以及動畫學院的動畫專業只考專業一試,這主要是依據教委的相關文件精神制定的。
其中,美術學院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產品設計兩個專業在考試內容上做出了統一調整,取消了面試環節。考試均為一次專業考試,包含兩個考核科目。美術學院的傳統專業“戲劇影視導演(廣告導演)”的考試內容依然是三試。較之往年的變化是初試考試內容調整為了“素描”,考生或許也會產生疑慮,因為大多數報考導演專業方向的考生都不具備繪畫的基礎和能力,它的內容考核指標并不同于美術類專業的考核指標,其主要考查考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動畫學院動畫專業同樣取消面試環節。動畫專業的專業考試多年來最注重兩點,一是美術造型能力的基礎,二是在造型運動過程中對形體的把握以及故事性創意。今年在專業考試中的內容為人物寫生和命題設計,考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很好地表現出自己的寫生造型能力,描繪造型角色本身體現出來的形體和精神狀態,并能夠依據寫生對象設計描繪出動作進行狀態,還有人物處在具體環境中的相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