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須掌握的35個重要概念!(2)
2017-01-11 15:19:34吉林考試通
17.復制、轉錄與翻譯
①復制: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②轉錄: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③翻譯:在細胞質中核糖體上進行的,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
18.半保留復制: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叫半保留復制。
19.基因: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一個獨具遺傳作用的功能單位(而不是DNA分子上的任一片段)。
20.遺傳性狀、遺傳信息、密碼子
①遺傳性狀:生物表現出來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征,由遺傳信息決定,體現者是蛋白質。②遺傳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狀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③密碼子:指mRNA 上能決定一個氨基酸的 3個相鄰的堿基。密碼子共有 64個,而能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只有 61個,有3個終止密碼子不決定任何氨基酸。
21.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①基因診斷:用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的原理,鑒定被檢測樣本上的遺傳信息,從而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DNA探針是帶有熒光素或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人工合成的單鏈DNA分子。②基因治療: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用于治療疾病等。基因治療只能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而不能修復有缺陷的基因。
22.一組與性狀有關的概念
①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②顯性性狀:兩個純合親本雜交,把雜種F1中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作顯性性狀。
③隱性性狀:兩個純合親本雜交,把雜種F1中未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作隱性性狀。
④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同時顯現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如高莖和矮莖)的現象。
23.一組與基因有關的概念
①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②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③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
④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或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上控制著不同性狀的基因。
24.純合子與雜合子
①純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純合子自交后代全為純合子,沒有性狀分離,可穩定遺傳。
②雜合子: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雜合子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不能穩定遺傳。
25.一組與交配類型有關的概念
①雜交:基因組成不同的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Aa×aa,Cc×CC。常用來判斷生物性狀的顯隱性。
②自交:植物的自花傳粉和同株異花傳粉;基因組成相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判斷植物是否是顯性純合子的最簡單的方法。
③正交與反交:正交與反交是相對而言的。若甲(♀)×乙(♂)為正交,則甲(♂)×乙(♀)為反交。常用來判斷細胞核遺傳與細胞質遺傳。
④測交:讓雜種子一代與隱性純合類型雜交,用來測定F1的基因型。
26.基因突變、基因重組與染色體變異
①基因突變:由于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②基因重組: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③染色體變異:指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比較明顯的染色體變化,如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染色體數目的增減等。
27.單倍體、二(多)倍體與單倍體基因組
①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這種個體可能含有一個或多個染色體組;由配子發育而來的個體不管含有幾個染色體組,都叫單倍體。
②二(多)倍體:由受精卵(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就叫幾倍體。
③單倍體基因組:a.無性別區分的生物:一個染色體組的染色體上所有的基因。b.有性別區分的生物:常染色體的一半+XY(ZW)性染色體上的所有基因。
28.物種、種群與種群的基因庫
①物種: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狀態下能夠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產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個體。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②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種群中的個體可以交配,并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遞給后代。
③種群的基因庫:一個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9.體液調節的概念:體液調節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CO2、H+等)通過體液的傳遞,對人和動物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在體液調節中,激素調節的作用最為重要。
30.協同作用與拮抗作用
①協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都發揮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如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對生長發育的作用。
②拮抗作用:指不同激素對某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如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對血糖濃度的調節作用。
3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
①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和散失過程。②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指在生態系統中,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化學元素,不斷在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其中的物質循環帶有全球性,故又稱為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33.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指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其大小與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有關。
34.生物圈:地球上由各種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所組成的環繞地球表面的圈層,換句話說,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們的無機環境的總和。
35.生物多樣性:地球上所有種類的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其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