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普通高校學生創業率明顯高于985 211
2016-12-29 09:13:2421世紀經濟報道
12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發布《2016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我國近九成在校大學生曾考慮過創業,近兩成擁有強烈的創業意向,近三成大學生有創業經歷,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健康管理等十個行業領域未來存在重大創業機遇。
12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發布《2016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我國近九成在校大學生曾考慮過創業,近兩成擁有強烈的創業意向,近三成大學生有創業經歷,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健康管理等十個行業領域未來存在重大創業機遇。
此次調查覆蓋了全國1763所高校、434827名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生。
報告指出,在國家“雙創政策”引導下,社會各方對大學生創業實踐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業意向高漲:89.8%的在校大學生曾考慮過創業,18.2%的學生更是有強烈的創業意向。有12萬名大學生正在創業或曾有過創業經歷,占調查學生總人數的28%。
報告指出,所學專業與實踐結合密切的大學生具有更強烈的創業意愿。23.2%的藝術學專業學生有強烈的創業意向,占比最高,農學和工學等應用型專業的學生創業意向也較強,而歷史學和理學等基礎學科的學生創業意向相對較低。
九成左右的大學生認為高校創業教育對于創業有一定幫助。“優先轉入創業項目相關專業”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學校創業鼓勵政策。此外,“實驗設備向學生開放”、“科研成果優先向學生轉讓”、“創業算學分”、“放寬學習年限”等政策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創業學生的歡迎。
該報告通過對已創業者的調查發現,大學生創業的領域主要分布在餐飲、農業、IT、運輸、教育、文化等行業。其中,13.8%的創業者選擇在住宿和餐飲業進行創業,13.7%的創業者在農林牧漁業創業。
報告指出,普通院校的大學生創業率明顯高于“985院校”和“211院校”學生。
報告中說,雖然我國大學生創業促進政策已經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但調查結果也顯示,我國大學生創業實踐仍然面臨著若干不可忽視的挑戰。
據調查,大學生創業實踐最大阻礙是資金不足和缺乏經驗。六成創業者主要使用自有資金(自己、家人和創業伙伴的資金)進行創業,僅有不到四成的創業者主要利用外部資金(來自銀行、投資機構、政府和學校的資金)。
針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報告建議,大學生應盡量基于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創業,還應密切關注國家和學校的有關創業扶持政策、積極爭取社會各方的幫助,并且審慎評估創業風險。另外,報告還建議,大學生創業者有必要密切關注互聯網服務業、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綠色環保等代表未來創業發展趨勢的領域,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