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教育時評:社會階層和中國教育

          教育時評:社會階層和中國教育

          2016-12-19 15:47:28搜狐教育

            越來越多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放棄高中、大學,直接選擇技工學校,學門手藝和技術;

            5%的上層家庭根本不參加高考游戲,也看不上國內的本科教育,這些家庭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選擇每年學費高達數十萬的國際學校,高中甚至初中就到歐美發達國家繼續接受教育;

            而對教育最抓狂和焦慮的當屬城市中產階級家庭,他們的認為孩子輸不起,稍不努力考不上一本、985、211大學,他們的社會流動軌跡就將滑向底層。

            這就是社會當下,生動的階層教育畫像。

            曾經,“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是生活中流行的口號。教育是中國億萬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子弟的一劑強心針。

            如今,“一畢業就等于失業”、“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等等口號卻在調侃教育,這個曾是底層人向上流動期盼以此改變命運的獨木橋。然而現在許多因素在實際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改變了這種改變命運的方式——

            第一,“教育改變命運”的口號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變了。整個社會教育的起點已經提高,即使付出很大成本,得到的也只不過是最基礎與必需的教育。受教育已不是提高個人檔次的問題,而是維持最低生活所必需的問題。

            第二,教育不再是讓一個家庭脫貧致富的好事。對于許多的家庭而言,大學學費無異于天文數字。一個人考上了大學,一個家都會被拖入貧困的泥潭。加之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城市生活成本趨高,大學畢業,對家庭的回報也沒有保障。

            第三,欠缺高等教育,同樣可以獲得高的社會地位。許多名人也沒有受過高層次的教育,“土豪”、富二代、官二代的不斷涌現,使得“讀書無用論”有了生存的土壤。

            種種現象似乎表明,教育促進社會成員的升遷性社會流動的功能減弱了,高層次的教育并不必然帶來好的收入和職業地位。“教育改變命運”的口號不再像過去那么令人信服了。而中國的不同階層,對待教育的態度也有了截然不同的差別。

            絕望的底層人民:

            干脆放棄高等教育

            一位倆孩子都在外地打工的家長說:“讀個初中就行了,讀多了也沒用!”“以前村里人說我目光短淺,現在卻反過來找我,讓我兒子幫他們孩子找工作。念大學還不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可是現在,機會多的是,不是非要上大學。”

            中科院社會學博士后的調查發現,越貧窮越認同“讀書無用”:村莊貧困層認同度62.32%、農村中間層37.24%;年收入1萬元以下的村莊貧困層認為讀書無用的比例最高。

            由此可見,認為“讀書無用論”再次泛濫的結論并不正確。中高層從未說過讀書無用,相反,他們更加瘋狂。

            瘋狂的中產階級:

            對教育的焦慮與過度重視

            且不提一線城市天價卻依舊供不應求的名校學區房,根據今年七月的一則新聞報道,一位80后上海媽媽為今年9月即將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列了個學期清單,暑假開銷加課外學習的開銷達到32萬元。除了各種學習用品、家居用品和夏令營以外,總計20個課外興趣班。中產階級對教育的焦慮,從中國不斷高漲的學區房價和愈發火熱的補習班便可一窺全貌。

            而一條新的道路越來越成為新中產階級的家庭標配,那就是讀私立學校和出國讀書。2016年6月10日,南京某私立學校的幼升小面試中,5086名孩子競爭216個名額,錄取比例破23:1。而其如此受歡迎的原因,與該校針對出國留學的教育方式有不容忽略的關系。

            孩子的教育問題集中反映了中產階級的焦慮情緒。中產階級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繼續接力,向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躍遷,為此他們不惜重金,讓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學習各種才藝和禮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就會轉而擁抱階層固化,希望孩子至少可以繼承自己的中產階級身份,為此他們不惜擱置自己的價值觀,他們會堅定地反對異地高考,將招收農民工子女的學校貶稱為“菜場小學”,避之不及。

            中產階級的孩子,也許是學業壓力最大的一個群體,這源于他們父母內心深處巨大的不安全感:畢竟,與社會上層相比,他們的孩子輸不起。(熊易寒:中國中產階級的三副面孔,《文化縱橫》2016年8月)

            這些現象都帶給人們極大的困惑:教育還能改變命運嗎?底層的上升通道關閉了嗎?教育與社會流動究竟是怎樣的關系?

            現在人為什么討厭所謂的“二代”?

            現在的中國,社會階層固化趨勢顯現,向上流動困難。

            第一,教育面前機會不平等的現象仍很嚴重。

            教育部長袁貴仁在“中國夢宣傳教育系列報告會”八場報告中指出,我國教育公平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表現在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四大教育差距”方面。

            主要是因地域差距造成的,但同時也有家庭社會經濟背景的因素,不同家庭背景為孩子提供的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差距越來越大。具有較好社會經濟條件的家庭會為孩子選擇較好的教育。此外,家長在學校教育之外的投入也因家庭條件的不同而差距很大,家庭條件好的家庭可以為孩子找家教、選擇輔導班和進行各種才藝培訓。

            這些,都導致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擁有不同的教育成就。

            第二,優勝劣汰公理遭“二代”現象挑戰。

            “二代”現象反映了社會差別通過代際更替具備一定的遺傳性,上代的優勢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放大和強化而傳遞給下代。

            在地位獲得方面,一方面,上代的優勢可以通過影響下代的教育水平,從而影響下代的地位獲得,即上代可以為子女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使他們在教育競爭中獲得優勢,進而在地位獲得上取得優勢;另一方面,上代可以直接利用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為下代獲得較好的職位。有研究表明,社會就業競爭越激烈,社會資本運作的空間就越大。“拼爹”是對這一現象最形象的概括。

            由于高等教育的擴張,獲得大學文憑不再是件困難的事情,但大學文憑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功能。對于某些家庭社會經濟背景好的學生來說,大學文憑可能只具有象征性的功能,他們的就業不需要完全依靠這張文憑;而對于家庭社會背景差的學生來說,大學文憑則具有實在的工具性功能,是他們找工作的唯一資本。

            正是這些原因,導致了底層人們向上流動受阻,對教育絕望。而中產階級,卻開始了地位焦慮和對教育的瘋狂。社會階層結構變得更加固化,“拼爹一代”成為人生贏家。與此同時,社會矛盾極易激化,富二代、官二代成為了諸多社會矛盾的來源,和一觸碰就燃起熊熊輿論之火的敏感詞。

            寒門學子,除了努力還能拼什么?

            教育,究竟能否促進升遷性的社會流動?

            當一個社會是開放公正的,人們的地位獲得主要依靠其知識與能力,而不是其家庭背景和社會資本,教育所起的作用就會較大;反之,當一個社會的階層結構封閉固化,人們的地位獲得主要依靠先賦因素,依靠對上代優勢的“繼承”,教育所起的作用就很小。

            教育本身是否公平合理,教育機會與教育資源是否公平地向每個階層的人開放,教育中是否不帶有任何階級偏向。因為只有公平合理的教育才能促進合理的社會流動。此外,還要考慮教育發展的速度與規模同經濟發展之間的匹配性。這就是說,教育能否促進底層的升遷性社會流動,并不僅僅是由教育本身決定的,還受社會因素制約,而且歸根結底是社會結構起決定作用。

            只是,寒門學子,除了努力還能拼什么?你有什么理由放棄努力?你有什么理由放棄改變命運的機會?努力是是目前最大的希望。

            這是合理的現象嗎?父母該為孩子的階層負責嗎?這些,或許都是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的問題。上升之路艱難和不公平現象頻出,確實是目前的悲哀。

            “上層逃離、中層下流、底層淪陷”,

            中國正在墮入“下流社會”?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曾經社會彌漫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樂觀,可惜現今,固有的社會制度、固有的社會模式,已經很難有機會進入上升通道,所以弱勢群體特別是農村學生,即使上了大學,難有上升空間,難入主流社會。

            底層青年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的是最差的學校、一般的學校、就是依靠勤奮,上重點中學,也是少數。由于家庭貧窮,買不起書、買不起電腦、不能旅游、不能進藝術班學習,所以消息閉塞,孤陋寡聞,遇到自主招生,要考的素質、考的綜合能力、考見多識廣,他們就只有敗下陣來,所以上重點大學是少數。

            即使上了重點大學,他們的身心也會受到摧殘,因為他們是你班上最窮的。只好拒絕各種聚會、拒絕名牌的誘惑、拒絕戀愛的誘惑,以最有限的錢或助學貸款,完成學業。即使以優異成績畢業,但是長期的壓抑,會產生自閉、抑郁,會自卑,久而久之,人際交往能力,會產生障礙。

            畢業了,要自己找工作,家里沒有依靠,父母還望著他們來改變家庭命運!可惜,公開招聘形同虛設,沒有人為你疏通關系,沒有錢來疏通關系。由于家庭背景,就只有在社會的底層,慢慢掙扎。

            固有的社會制度、社會模式、人們的思維模式,并沒有給底層有上升通道,相反上升通道越來越窄。

            社會利益格局基本固定,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已一目了然。贏者通吃的邏輯正在發揮效用,他們占據了最好的資源、渠道與話語權。后來者如想取而代之,難度只會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產業、人才和戶籍政策、部門管理體制、社會結構分工機制、財富分配機制、行業規則和潛規則、生活與安居成本等都成為個人進步的阻礙,個人發展的代價太大,成長成本太高,路徑變窄,到處有看不見的“天花板”,機會變得少而不均等。

            贏者通吃的邏輯則讓底層與“富二代”“官二代”們難以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官二代、富二代從開始就享有最好的教育、醫療、生活資源,而農二代、貧二代卻只能為最微薄的資源奮斗。

            上行無望,另一種社會想象就是越來越突出,那就是中國社會越來越向下流動,這個趨勢已經相當明顯了。年輕人尤其是80后一代已經開始出現了“下流”的特征。

            “下流社會”這個詞原來自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認為,社會“向下流動”的趨勢正在世界悄然成形,曾引以為傲的中產階層正在消失,世界已然出現“上流”社會與“下流”社會的兩極分化。而當今中國正在墮入他所說的“下流社會”。

            如今,再也不是那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會,對于這一代年輕人來講,社會資源早已被侵占完畢,生活沒有了奔頭了,得過且過,上行既然無望,不如自行墮入下流社會。

            物質主義、享樂主義混搭犬儒主義,“創業不如就業,就業不如被就業;經商不如做公務員,升官必然發財;打工不如啃老,反正都買不起房。”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社會上升通道越來越窄,相反下沉的拉力愈來愈大。經濟高速成長期出生的所謂新中間層,眼下正出現上流與下流的兩極分化,但由中流上升為上流的實屬鳳毛麟角,而由中流跌入下流的卻大有人在。

            一方面,中國早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從人口的結構可以判斷出未來的中國將會是怎樣的人口結構。上有老、下有小的故事,已經從計劃生育政策的80后群體看到,他們在各行各業打拼,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位幼兒,這樣的家庭結構,你說他們會有多高的消費意愿?如果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貸款,他們對全盤人生又擁有多少熱情?這場夢剛剛開始,夢的第一層還是父母健康、孩子可愛的美夢,而在盜夢空間結束時卻總是以噩夢收場。

            一方面,“漲”似乎可以成為近幾年的熱門詞匯,在房價漲、電價漲、菜價漲的年代里,只有工資不漲。現在的年輕一代面臨就職難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飯,真可謂苦不堪言。面對職業、婚姻等方面的競爭和壓力,不少人將自己歸入“下流社會”的行列。

            二十年前,在上海的公園里,年輕人在盡情的歡歌笑舞;二十年后,公園已被老人占領,年輕人不見蹤影,他們已被生活的壓力磨滅了熱情。

            二十年前,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吃上國家糧,成為人上人,不為未來而擔憂;二十年后,畢業即失業,即使就業,也為房子、車子、票子三座大山壓迫,窮于奔波,再無別的人生追求。

            這一個原本要成為社會中堅的群體,一個原本要承前啟后的人群,一個以80后的標簽在全國掀起討論的群體,如今已經啞火。

            而80后的官二代、富二代們早已賺夠了資本,在最近的第三代移民潮中,你們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選擇了在建黨90周年的時候,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際,離開中國,有的甚至帶著榮譽,更重要的是帶著金錢。

            “上層逃離、中層下流、底層淪陷”的大劇已經在中國拉開序幕。當代中國社會,從上往下、從外往里看,景色迷人,鶯歌燕舞,如日中天,“風景這邊獨好”;從下往上、從里至外看,破壞與墮落百出,危機與混亂并存,“山雨欲來風滿樓”。

            當新一代人選擇不再堅守信念時,當底層青年上升沒有空間時,下流社會真得擋不住嗎?

            當一個社會,上層在逃離,中層在下流,底層在淪陷時,這個社會能讓人看到希望嗎?

          [標簽:教育時評]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1级在线|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暖暖免费日本在线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