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自主招生提前看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16-11-14 15:17:41新浪教育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三部分內容:自主招生政策、數據分析三大名校自主招生現狀和清華、北大、復旦三所名校招生簡章的新變,提前看,提前行動,為2017年自主招生做準備。
自主招生政策
1、自主招生是什么?
各大學(2016年全國共有90所985、211名校有自招)在高考后獨立組織考試,給與在考試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降分錄取等優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線錄取(即分數達到當地高考一本線即可進入該大學)。
2、自主招生有什么用?
自主招生是學生高考的“保險”:當學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統招的分數線時,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優惠政策,“計劃外招生”進入大學。
3、沒有任何獎項就不能參加自主招生嗎?
沒有任何獎項也可以參加自主招生。縱觀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條件雖然都需要各種獎項,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單科成績或者是綜合優秀類的考生。其中不乏哈工大、西安交大、華科、華南理工等知名高校。
4、我可以拿到多個學校的自招加分嗎?
可以。在投遞材料、獲得初審資格、參加考試等環節中,一個學生都可以同時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機會。
即一個學生可以同時向多所大學提出申請、同時獲得多個大學的初審通過資格、參加多個大學的考試,因而一個學生可能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加分。
但是部分高校也會明確表示不能同時填報多所高校。
但在最后填報志愿時,只能使用其中一所大學的加分。
5、怎樣獲得自主招生資格?
根據2016年自招情況看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尤其是高三各次期中、期末及一模考試的成績)足夠優秀,獲得省級競賽獎即有極大可能通過初審,獲得自主招生資格。
6、自主招生流程是什么?
3月份高校發布簡章,3月份學生提交申請資料,4月份高校審核考生資料,4月底前公示初審通過名單,6月7日至8日高考,6月10日至22日高校考核,高考出分前確定并公示資格名單,高考出分后填報志愿高校錄取
數據分析三大名校的自主招生的現狀
2015全國高校自主招生報名初審通過數據及自主招生錄取比例:
2016全國高校自主招生報名初審通過數據及自主招生錄取比例:
從上圖我們不難看出,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的錄取比例和2015年相比有所提升,清華大學雖然錄取比例相比2015年有所下降,但是初審通過人數和錄取人數比2015年有所增加。復旦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院自主招生人數雖然不多,但比起2015年還是有所增加。
2016清華、北大、復旦招生簡章新變
清華大學
2016清華自主招生對象仍然包括3類,研究創作類、突出才能類和學科奧賽類。前兩類招生對象和去年完全一致,學科奧賽類的范圍卻明顯縮小,去年面向“具有各學科競賽突出特長的學生”,今年則明確規定為“學科奧賽類”,即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等學科具有學科特長,且在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這說明了其他學科競賽類有特長的考生將無緣報考這一類型。
和去年相比,今年清華自主招生在“各招生專業類自主招生入選資格人數”不再注明,而且對各專業招生類別不做細分,今年招生專業類非常簡單,僅設“理科類”和“文科類”,然后就是各具體專業和測試科目。
另外,今年對“人文科學實驗班(經學)”和“人文科學實驗班(出土文獻)”均不再規定“擬認定人數不超過5人”,而且也不再注明復試階段測試內容(去年對筆試和免試的測試范圍進行說明)。
北京大學
2016北京大學自主選拔項目:自主招生、博雅人才培養計劃、筑夢計劃的測試全面進行。
北大普通自招語文“比高考略難一些”
據考生介紹,北大普通自招筆試涉及語文、英語題目各50道,數學題目20道,全部為選擇題。其中,語文考到了古文理解、古詩詞鑒賞等內容;語文閱讀題目為外國作家斯特林堡的小說《半張紙》。“課本上的內容并不多,比較注重綜合知識,感覺比高考略難一些。”
博雅計劃命題作文考“網絡中的我”
面試:博雅計劃面試一共三道題,分別是中文題、歷史題和綜合題。每道題給3分鐘準備時間,再用15分鐘作答。“中文題是自選英文單詞,如可口可樂、電腦等,解釋為什么這樣翻譯比較好。歷史題解釋吳佩孚、曹錕、段祺瑞等人為何被稱為北洋軍閥。”綜合題則為自我介紹,老師再根據考生報考專業提問,其中有考生被問到“如何看待經濟發展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筆試:博雅計劃筆試需要考語數外加上歷史、政治(文科)或物理、化學(理科)五門科目。本次北大自招博雅計劃語文科目考試需要寫一篇500字的命題作文,題目為“網絡中的我”
復旦大學
招生項目從去年的三類變成了今年的四類,新增項目為東潤丘成桐科學獎全國決賽獲獎生。
競賽生的考核方式具有較大變化,今年明確規定了面試成績結合決賽成績給予自主招生優惠政策,數理化的決賽成績占70%,面試成績占30%,而信息學依據決賽成績從高到低分檔進行面試。今年新增的丘成桐科學家全國決賽獲獎生則依據面試成績給予優惠政策。
復旦大學對于報考的江蘇籍考生的選測科目要求為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