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幫直播答疑總結:語文試卷中各題型復習方法(3)
2016-09-30 14:46:24高考幫
三、其他問題解析
問題11:語文附加卷文學常識有什么啊
愛智康馮葉老師:文人,作品,官職,古人稱謂,年號,節氣,節日等等,內容比較多,建議早下手積累識記。
問題12:選擇題呢 成語辨析錯句
愛智康馮葉老師:成語的問題,多去積累,每次積累在自己的本子上,并且多翻閱。病句主要包括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其中前四類是語法結構方面的問題,后兩類是句意方面的問題。
問題13:語文附加卷名著簡答題 看完原著還是不會
愛智康馮葉老師:簡答題不會很難,塌下心來梳理下應該問題不大。關注人物和情節,以及中心思想,對我們的啟發,有時候為了提高難度,關注下主要人物的次要情節以及次要人物的主要情節。
問題14:文言文閱讀看不懂怎么辦
愛智康馮葉老師:文言文的理解不要急于求成,畢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模塊,建議堅持練習文言文閱讀,掌握實詞,虛詞以及句式。并且配合適當的方法,
推斷文言實詞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聯想推斷
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
二、語言結構推斷
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辭格,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
三、辨析詞性推斷
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
四、語法分析推斷
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
五、語境分析推斷
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借助句子內部語境來推斷。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所謂用法,包括弄清(1)虛詞的詞性,(2)語法作用,(3)與現代漢語的對應關系。考綱中列出了18個虛詞,一定要個個落實,結合教材,認真歸納其各種義項和用法,從常用義和非常用義方面進行比較區別,掌握常用義,照顧特殊義。
二、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重要的詞語要相應的落實,要盡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譯,指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
兩者的關系是,只有在直譯表達不了原文意旨的情況下,才在相關部分輔之以意譯。
三、文言句子翻譯的方法:留、換、刪、補、調等。
1.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度量衡單位等。
2.替換法
有些詞語意義已經發展,用法已經變化,語法已經不用,在譯文中,應換這些古語為今語。
3.刪削法
文言中有些虛詞的用法,在現代漢語里沒有相應的詞替代,如果硬譯反而別扭或累贅,譯文時可刪削。這些詞包括:發語詞、湊足音節的助詞、結構倒裝的標志、句中停頓的詞、個別連詞及偏義復詞中虛設成分等。
4.增補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詞不同的地方,可根據現代漢語語法增加或補充一些成分,使譯文顯豁通順。包括:
.移位法
由于古今語法的演變,有的句型表達方式有所不同,譯文時,應按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及時調整。包括: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和介詞短語后置等。
6.意譯,既是一種翻譯的方式,也是一種翻譯的方法。
7.補充要點
掌握并使用這些方法,不一定就能達到信達雅的標準,還要貫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閱讀精神,聯系大小語境進行考察,使句意與文意貼切。
問題15:每次一寫作文就感覺自己不會說話了,積累的材料也不知道怎么用,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我要怎么辦才能提高,請老師給些建議,謝謝
愛智康馮葉老師:有自己積累的材料是非常棒的,但是不知道如何運用,是不是審題立意不是很清晰,看到作文題目,切題進行立意,然后列出大綱,選出能夠應用的素材,搭建好結構,會好一些。
問題16:語文詩歌鑒賞怎么提分??
愛智康馮葉老師:詩歌鑒賞要建立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
一、注意詩的題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這首詩寫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詩題,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注意作者身世及所處的朝代。
要真正讀懂一首詩,必須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人遭遇、心境的不同,會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葉紅了,有人贊美紅于二月花,有人卻傷心地覺得總是離人淚。因此,讀詩時,必須注意詩人的遭遇如何、境況如何,注意詩人所處朝代的國勢如何,朝政如何。聯系這些背景,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于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注,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三、從詩歌題材入手。
1)思鄉詩- 對家鄉、親人思念;
2)送別詩- 別時的依依不舍或別后思念。如:李白的《勞勞亭》:
。 3)懷古詩 -憑吊古人古事,具體說來,對人-緬懷之情;對事 - 表達昔盛今衰的感嘆。
4)邊塞詩 - 英勇作戰,保家衛國;但大多寫對戰爭的厭惡。在文本內容上,大多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邊塞詩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5)閨怨詩- 對丈夫的思念和對戰爭的厭惡;
6)羈旅詩- 對家鄉親人思念,離情別緒,憂愁傷感;
7)田園詩- 對喧囂塵世(污濁官場)的厭棄,對鄉村、田園的熱愛
8)詠物詩 -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
四、抓住關鍵詞(句)
詩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
五、注意詩中的意象。
六、注意詩的最后兩句。
卒章顯志,是詩文常見的寫法。
七、注意詩的語言特點。
詩歌的語言與散文的語言不同。
然后根據不同的考察類型,比如練字,意境,思想情感等,進行不同方向的思路解答。
問題17:高三語文,病句,自從……后……可以搭配嗎?
愛智康馮葉老師:可以。但是這種句式容易造成句子成分混亂,還是要看具體的例句是怎樣的。
問題18:高三理科。我感覺上高中以來語文就沒學懂,現在也就及格分。學習語文大量刷題有沒有效果?還是復習基礎知識有效果,基礎知識怎么復習,難不成就是背嗎?那也沒有什么范圍啊,當然最基礎的詩歌默寫是沒問題的。還是說復習基礎是需要復習題型的,就是說我需要看題目問什么,來了解題目類型進而總結題型(簡單說就是刷題加總結)最后如何提高做語文試卷的答題速度。謝謝
愛智康馮葉老師:學習語文要練習題目,當然也要理性的將不同的考察點與題型整理清晰,分析清楚。切不可以埋頭一味的刷題,那樣一頭霧水自己還會很累;A知識部分,那些成語,句子,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等,將任務進行分割,每天都要拿出點時間來進行翻閱,20分鐘左右。按照自己的做題規律,慢慢將速度提高,平時練習,有限時練習的習慣。
問題19:我們語文老師是個奇葩,病句講了兩節課就說講完了,以后就不講了,說全靠我們自己。課后也不布置作業,這樣下去估計語文就沒戲了,所以準備自學語文。有什么好的資料,拜托大家推薦一下。我是四川考生,人教版的。
愛智康馮葉老師:語文的資料,高三的話,可以直接用《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高一高二想把知識點具體細致的學習的話,可以看下薛金星或者曲一線的知識點梳理。不過語文除了看這些知識點,要體悟啊。
問題20:語文古詩賞析怎么提分
愛智康馮葉老師:首先要讀懂詩歌,一、注意詩的題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這首詩寫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詩題,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注意作者身世及所處的朝代。
要真正讀懂一首詩,必須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人遭遇、心境的不同,會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葉紅了,有人贊美紅于二月花,有人卻傷心地覺得總是離人淚。因此,讀詩時,必須注意詩人的遭遇如何、境況如何,注意詩人所處朝代的國勢如何,朝政如何。聯系這些背景,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于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注,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三、從詩歌題材入手。
1)思鄉詩- 對家鄉、親人思念;
2)送別詩- 別時的依依不舍或別后思念。如:李白的《勞勞亭》:
。 3)懷古詩 -憑吊古人古事,具體說來,對人-緬懷之情;對事 - 表達昔盛今衰的感嘆。
4)邊塞詩 - 英勇作戰,保家衛國;但大多寫對戰爭的厭惡。在文本內容上,大多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邊塞詩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5)閨怨詩- 對丈夫的思念和對戰爭的厭惡;
6)羈旅詩- 對家鄉親人思念,離情別緒,憂愁傷感;
7)田園詩- 對喧囂塵世(污濁官場)的厭棄,對鄉村、田園的熱愛
8)詠物詩 -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
四、抓住關鍵詞(句)
詩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
五、注意詩中的意象。
六、注意詩的最后兩句。
卒章顯志,是詩文常見的寫法。
七、注意詩的語言特點。
詩歌的語言與散文的語言不同。
然后根據考察內容,如煉字,意境,詩歌情感等不同的題型進行思路的整理。
古詩鑒賞,明天的小組課會進行具體的講解,可以來聽。
問題21:閱讀理解怎么提分
愛智康馮葉老師:首先要讀懂文本,然后根據題型進行作答。理解詞語或句子的含義:
1解釋該詞語或者句子的字面義
2若有修辭,先點名修辭,說說效果,還原詞語原來的意思
3解釋深層含義?赡馨ㄗ髡叩那楦小⑽恼碌闹髦肌τ谑挛锏脑u價
4含義變體:句子本身簡單,其實要求答的是這樣說的原因
關鍵點:找到它們在文章中的位置,聯系上下文,聯系作者的情感或者文章
標題的含義(為什么以……為題,理解題目……的含義或內涵)
1回到全文尋找跟標題相關的內容,并歸納到答案中
2考慮是否有作者的情感態度
3考慮是否會有結=結構上的作用
標題的作用:
是否有修辭
是否能概括文章線索
是否暗示或點名文章主旨
是否流露作者情感
是否有象征作用
是否設置懸念
句、段、詩、神話作用
內容:本句(段)寫出了……
結構:用下面的十個字去套該段(話)的作用,一一排除,剩下的都是
點(點明……中心、主旨)
對(對比,拿……和……對比,以突出……的……特點)
襯(襯托,拿……襯托出……的……)
懸(懸念,給文章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承(承接上文……)
引(引出下文……)
鋪(為下文……做鋪墊)
照(照應標題,照應開頭,照應前文)
線(線索,用……作為行文線索,貫穿全文,結構嚴謹)
伏(伏筆,為后文……埋伏筆)
情感:揭示了(表達了)作者……情感
術語: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ㄔ姼瑁┰黾游恼挛膶W底蘊,豐富文章內涵
。ㄉ裨拏髡f)增加文章歷史厚重感,豐富文章內涵
人物的作用
歸納人物的特點
考慮人物與情節的關系
考慮人物與人物的關系
考慮人物與主旨的關系
注意: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的關系
環境作用
描寫環境特點(描寫出了……的……特點)
渲染氣氛(渲染了……氣氛;營造了……氛圍)
烘托人物(烘托出了……的……特點、品質;表現出……的……心理、心情)
與上下文的聯系(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照應前文……對比、襯托)
深化文章的主旨
物象作用
物象本身的外在作用(物質)
物象本身的內在作用(精神)
物象對于文章的作用:結構(往往是線索),情感,主旨,藝術效果
藝術手法鑒賞
點手法(用詞、修辭手法、描寫手法以及角度、表現手法)
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表達效果
作者情感
歸納概括題:
審題:搞清楚區間
找答案:在區間內找答案,仔細尋找題干要求的內容
寫答案:盡力用原文的話答題,或者根據原文推理
人物形象歸納題:
關注所有情節,包括細節
關注其他的人物
關注特殊的環境
注意答題要求:形象還是性格,概況還是分析
觀點、感悟題
給出觀點
論證觀點
總結
注意:看看是否需要聯系現實,盡量深入,言之有物
問題22:文言文啊文言文...
真是不懂。。 想國慶假期突擊一下,老師能推薦點書嗎?
愛智康馮葉老師:文言文突擊一下解決不了問題啊,假期可以多做些題,先從近三年的高考題和模擬題入手。
問題23:不知道為什么,語文總是做不完題。請老師幫忙,應該以什么順序進行答疑呢?
愛智康馮葉老師:沒有什么固定的答題順序,一般都會按照出題順序來答題,當然你可以有自己的習慣,但是作文部分一定要有40-50分鐘的時間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