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半,你給孩子的“暑假計劃”真的做對了嗎?
2016-08-11 16:16:14黃岡新聞網
暑假過半,你給孩子訂的假期計劃真的對嗎?很多家長對待暑假的態度存在誤差,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誤區一:暑假就是給孩子玩的
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里辛苦了一個學期,趁暑假應該好好放松一下,多玩兩天無所謂,開學前把心收回來就行。而且有的家長本身工作較忙,沒時間管孩子,干脆對他們放任自流,只要不闖禍就行。
這樣的觀念容易讓孩子誤以為暑假可以肆無忌憚地玩樂。如一些孩子就整天沉迷于電腦游戲或以電視為伴,導致暑假作業不寫等。
建議:孩子每天學習不少于兩小時
暑假該放松,但要張弛有度。所以,家長最好和孩子約定每天玩和學習的時間,建議孩子每天學習的時間不少于兩個小時,起碼保證暑假作業能在開學前按時完成。
如果孩子愿意把暑假作業提前一段時間做完,剩余假期可適時減少為每天學習一個小時,學習內容也可豐富點,比如閱讀一些課外讀物、預習下學期的功課、隔一天寫一篇日記等。
孩子每天看電視或玩電腦的時間,要控制在兩個小時左右為宜,提醒家長可給電腦裝一些限時器之類的小軟件,以限制孩子玩電腦的時間。此外,如果可以的話,盡量讓孩子保持在學校的作息時間,可稍晚起晚睡一個小時。
誤區二:只制訂計劃,忽略實施過程
每到暑假,一些家長常見的做法是讓孩子制訂一份學習計劃,規定每天幾點到幾點做暑假作業,幾點到幾點看電視等,孩子自己簽字保證。
雖然計劃制訂得很詳細,但有的家長由于工作忙,很少監督孩子的計劃完成得怎么樣;有的家長則只是每天口頭問問孩子作業完成沒有,沒有實質性的檢查。由于孩子的自制力較差,缺乏家長的監督,很容易只顧著玩,對學習計劃執行不到位。
建議:加強對孩子計劃完成情況的監督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制訂計劃,制訂計劃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制訂后家長簽字,孩子簽字,提升這份計劃的權威性。
計劃實施期間,家長要做好監督,每天或隔兩天檢查一次孩子是否完成計劃,如果提前完成,可適當給予口頭或物質獎勵;如果沒完成,當天即監督孩子補上,不要養成“拖”的習慣。當然,計劃實施也不要太“死”,可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整。
誤區三:孩子待在家里最安全
暑假里,大多數家長需要上班,一些家長擔心孩子獨自出去玩,可能出現安全問題或跟一些社會青年學壞,索性將孩子關在家里。
孰不知,小學生在學校里熱鬧慣了,突然一個人被關在家里,沒有父母陪伴,也沒有伙伴一起玩,日常活動只有看書學習、看電視、玩電腦等寥寥幾項,時間長了,容易出現孤僻等心理問題,對心理健康不利。
建議: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
家長可讓孩子參加與自己工作相聯系的實踐活動,比如家里開飯館的,不妨讓孩子洗洗碗、端端盤子;如果家里擺地攤的,不妨讓孩子去吆喝兩句。家長要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到鄉村、山區與大自然“密切接觸”,讓他們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撫愛,悉心感受大自然的五彩繽紛。孩子的心情得到了調節,視野也會更加開闊。經濟條件允許的家長還可以安排孩子參加一些夏令營活動,游覽祖國的風景名勝、名山大川。經濟困難的學生也可以在家長帶領下到就近的山間田野去活動,一樣可以有所收獲。當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好能給孩子一個機會,讓孩子體驗一次獨自出行。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大有裨益!
暑假里應當鼓勵適齡青少年參加一些適度的社會活動或公益勞動,如社區活動、幫助殘疾人活動等,使孩子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鍛煉社會適應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同時培養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良好品格。對于網絡交友,家長應一分為二地看待,既不要徹底“封殺”,更不可“放任自流”。應當鼓勵孩子結交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互相交往中共同進步。當然,現在利用網絡進行不法活動的人也不在少數,家長和孩子都應有防范意識。孩子與陌生網友見面,一定要有家長陪同。
另外,家長要盡量做到每天和孩子談一次心,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心。最好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娛樂。暑假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是孩子們娛樂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時光,而家長應當是孩子暑期活動的向導和親密伙伴。在工作之余,家長應盡量多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進行游泳、郊游、野營、爬山、欣賞音樂、制作小工藝品等有益的活動,這樣既可以豐富孩子的閱歷、增長見識、愉悅身心,又可以密切家長同孩子的關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