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協和學院被指違規招生 拉到河南考學籍
2016-07-19 15:40:38南方都市報
李梅去年參加河南省高校對口招生考試的準考證。
李梅的學生證,顯示為山東協和學院,2014年發證。
近日,南都記者接到山東協和學院學生爆料,稱該校招生宣傳涉嫌造假,以“預科生”名義招生,承諾交費入讀后可拿到本科學位,入校后方知沒有學籍。隨后,山東協和學院將學生統一拉到河南,參加河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的招生對口考試。對此,山東協和學院稱,此舉系跨校合作培養,主要目的是豐富學生閱歷,提高學生能力,進行第二校園培養,與學籍注冊沒有關系。
然而,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在最新一份河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錄取名單上,山東協和學院學生的名字位列其中。山東省教育廳稱,在正常情況下,哪個學校招收的學生,就應該注冊 該 學 校 的 學籍。該廳學生處相關負責人同時指出,預科生有特定招生范圍,山東協和學院沒有資格。
承諾讀本科,結果是預科
南都記者從山東協和學院官方網站學校簡介中看到,這所1993年創建于山東濟南的民辦高校,開設普通本科專業21個,普通專科專業40個。該校曾被山東省人事廳、山東省教育廳評為“山東省民辦教育先進集體”,連續6年被山東省民政廳評為“優秀民辦非企業單位”,曾被山東省民辦教育協會評為“山東省民辦教育30佳品牌單位”。
2015年高中畢業的山東籍考生韓曉(化名),是以“預科生”進入山東協和學院讀書的眾多高考落榜生中的一員。“我高考本科落榜后,心情不好。”韓曉向南都記者回憶,聽同學說山東協和學院可以讀本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前往該校設在某酒店的招生咨詢處。
韓曉告訴南都記者,據招生老師介紹,就算未考上本科,依然能夠進入山東協和學院就讀,畢業可拿到大專、本科雙學歷,并表示預交3000元后,學費可以減免2500元。
韓曉隨即在招生現場交了200元報名費,并預交了3000元學費,并在暑假后入讀山東協和學院。她向南都記者介紹,入學后又補交了6500元學費,前后共交了9700元。
本以為入了學就能安穩上課,但軍訓沒過幾天,就聽同學們在議論有無學籍的事,韓曉在學信網上也沒有查到自己的學籍信息,她才發現自己未獲得山東協和學院學籍。
“我在那兒上了一年的學,到現在也沒有學籍。”韓曉告訴南都記者,與她相似的“黑戶”學生,在這所學校當中并不少,其中就包括來自安徽省的李梅(化名)。
李梅向南都記者回憶,她2014年高考考了300多分,當時山東協和學院的招生老師告訴她,270分左右就一定能被錄取,李梅“吃了定心丸”,期待著錄取通知書的到來。
“在錄取結果里,我并沒有被協和學院錄取。”李梅表示,她被告知該校分數線上漲,她差了2分,但招生老師向她表示,學校可以給她發錄取通知書,不過是預科錄取通知書,并稱“預科也沒關系,只要參加一次春季高考,就會被學校錄取”。
就這樣,李梅也進入了山東協和學院,入學后她發現,他們年級22個班中,只有7個班的學生擁有正式學籍,其余15個班的學生都和自己一樣是“預科生”。
學生被拉到河南參加考試
入學大半個學期過后,李梅和15個班的“預科”同學等來了學校對學籍問題的處理。“老師說解決辦法有兩個,一個是注冊外省學籍,另一個是參加春季高考。”李梅稱,老師向他們表示,注冊外省學籍的考試只是一個形式,而春季高考考不過要再等一年,鼓勵大家注冊外省學籍。
李梅說,校方稱學校與河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合作,15個班的“預科”同學中大約有一半選擇注冊外省學籍,2015年3月,李梅和這些“預科生”共約1000名學生坐上了去河南的包車,在河南完成采集信息后立即被拉回山東。
不過,所謂的“注冊省外學籍”并不容易,這些在河南采集完信息的學生,還需在2015年6月再赴河南參加普通高校對口招生統一考試,李梅告訴南都記者,“老師當時告訴我們,隨便考都會考過,會做的題做一做就好了。”出乎意料的是,她和不少同學又因考試分數不夠,仍未能拿到“外省學籍”。
今年李梅又參加了一次過關考試,她說,今年山東協和學院和她一起參考的學生多達3000名,既包括她同一年級2015年沒有通過考試的,也包括比她低一年級而選擇參加注冊外省學籍考試的。李梅表示,這次考試她雖然過關,但她并不開心,本來再通過十個月的實習就能拿到畢業證,如今卻因為學籍問題拖了兩年,導致她延后了兩年畢業。
作為山東省的學校,山東協和學院卻需要學生到省外注冊學籍。同時,學校又有如此多沒有學籍的“黑戶”學生,種種亂象讓包括韓曉、李梅在內的許多同學迷惑不解,同時也對學校的招生工作產生了懷疑。李梅告訴南都記者,曾經有山東協和學院的老師鼓勵同學們參加招生宣傳,并稱一旦招收成功一名新生,就可以拿到500元提成。
韓曉對南都記者說,在她找學校協商學籍問題時,得到的回應是“我們學校就這樣,你如果不想呆,走就行,如果想呆就聽我們安排”。
南都記者看到,2016年6月1日,山東協和學院在學校官方招生信息網發布的《山東協和學院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中提到,“學校現有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7567人”。不過,該校負責招生的老師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學校“本科專科研究生一共38000名”。
曾被曝光夸大宣傳招生異常
韓曉的親戚吳杰(化名)一直在關注她的上學問題,對山東協和學院存在的“預科生”問題,吳杰對南都記者說,在微博、百度貼吧等處,能查到關于該校“學籍維權”的信息。
南都記者檢索發現,山東協和學院多次陷入輿論漩渦。
2010年7月25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提到山東協和學院等學院涉嫌招生時夸大宣傳;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節目《都市報道》,也曾曝光山東協和學院招生程序異常,視頻中招生人員聲稱考試分數不達標也一樣可以上山東協和學院。
早在2014年7月,教育部就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6號),其中第六條提到,將嚴肅處理七種違反國家招生管理規定的情形,包括虛假宣傳、騙取錢財、超規模招生或以承諾為名向學生收取費用等行為。
而在2014年8月19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也在官網發布消息,“有群眾反映我省個別高校不顧國家和省政策規定,擅自招收所謂的高校‘預科生’、‘對口本科’等,對考生進行虛假宣傳、夸大承諾。”
這份聲明聲稱,將對所有違規招生行為給予嚴肅處理,同時追究相關人員和領導的責任。不過,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山東協和學院所謂“預科”、“注冊”招生還在繼續。
韓曉的親戚吳杰(化名)向南都記者提供的聊天記錄截圖顯示,山東協和學院一名負責招生的老師向他表示,過了180分“保證你一定能統招錄取,絕對沒問題”,同時也承認不過180分的“注冊”生要晚一年拿畢業證。
吳杰對是否能注冊學籍提出質疑,招生教師請一名學生來“言傳身教”:“注冊的比咱們學校統招拿的畢業證都好,注冊的起碼是公辦證,只是晚拿一年畢業證。”該同學表示要先報名,占個名額。
同時,該招生老師還稱,可給家庭貧困的學生減免學費,督促吳杰先給學校匯款3000元,并向他展示了收到的一些繳費回執單照片,顯示從3000到5000元不等。
校方回應
“與河南高校跨校合作 不涉及學籍注冊”
針對上述問題,南都記者采訪了山東協和學院,該校宣傳部曾老師否認存在上述情況,稱:“1.現在全國各省份都在錄取階段,山東剛完成本科提前批次錄取,學生錄取后方可注冊學籍;2.全國學籍注冊時間相對固定,一般本科9月底結束,專科10月底結束,現在未到時間,談不上學籍注冊問題;3.我校有與河南高校進行跨校合作培養經歷,主要目的是豐富學生閱歷,提高學生能力,進行第二校園培養,與學籍注冊沒有關系。”
記者查證
山東協和學院在校生被河南高校錄取
李梅向南都記者提供了她2015年、2016年參加考試的準考證,以及山東協和學院參加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一份學生準考證號大名單。南都記者登錄河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官網,查詢公開的2016年單招正式錄取名單,李梅的名字就在這批名單中。
同時,據南都記者統計,山東協和學院2016年參加考試的約2000人中,超過一半在河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單招正式錄取名單中。
隨后,南都記者以山東協和學院學生的身份致電河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該校招生辦相關負責人盛老師對南都記者稱,錄取名單上的學生已被該校錄取,學籍會錄入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并稱學生只需在山東協和學院上課,最后將獲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學歷。
官方表態
山東協和學院無資格招收“預科生”
針對這一情況,南都記者致電山東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司金貴表示,“預科生”有特定招收范圍,如少數民族預科、留學預科,山東協和學院并無資格招收這樣一批“預科生”,“從2014年開始,我們非常明確地要求各個民辦高校不能擅自招收‘預科生’。”
對于山東協和學院將學生學籍掛到河南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名下,司金貴對南都記者稱,“在正常情況下,哪個學校招收的學生,就應該注冊該學校的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