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第十七篇)
2016-06-02 15:33:26圣達信教育文章作者:梁挺福
年年歲歲高考相似 歲歲年年考生不同。
時間飛速,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年的高考,2016年高考正向我們走來,梁挺福式的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如約與今年的高三家長和考生見面了。
從2010年到2016年,一年一度的梁挺福式高考作文大猜想已經整整陪伴大家度過7年。7年,一個不短的時間,卻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從人生成長軌 跡來看,就有“3歲看大7歲看老”之規;從婚姻生活經營來看,就有“3年之痛7年之癢”之說,因此人生就是在一個又一個平凡而有意義的7年中度過。
其實,人生中的5個7年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7歲看老;14歲青春反逆期;21歲面臨大學畢業,工作或考研,拐點很重要;28歲面臨人生婚姻;35歲需有自己明確的職業錨,所以說5個7年定格一生!
回顧這7年的堅持和努力,我有著太多太多的煎熬和感動,真的是痛并快樂著!
今年的《梁挺福: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前6年的模式,“高考作文大猜想”一共有十七大內容,每個內容都濃縮為一個精短扼要的題目,每個 內容都由3個要素:題目、素材和點撥組成。這樣架構方便于家長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實內涵。這十七大內容幾乎覆蓋了當前的核心價值觀、優 秀傳統文化以及時事熱點內容,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命題者最想通過以試卷的方式跟未來的社會建設者進行對話和交流,來考查考生的所思所想,從而進一步推動和促 進優秀文化教育的發展。古人云“文以載道”,作文還真能反映考生對當代社會的思考與認識,培養人格力量與文化使命感。
【作文猜想十七】梁氏家教,身教重于言傳成大器
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
2016年4月14日,91歲的火箭專家梁思禮在北京去世。
這位老先生是中科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這些頭銜,都極有分量。但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身份:梁啟超的兒子。
梁啟超一共有九個子女,其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個院士,其他的子女也幾乎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號稱“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
長女梁思順,詩詞研究專家。
長子梁思成,杰出的建筑學家。
次子梁思永,中國近代考古學的開拓者之一。
三子梁思忠,畢業于美國西點軍校的軍官,參加過淞滬會戰。25歲不幸早逝。
次女梁思莊,我國圖書館學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
四子梁思達,經濟學家。
三女梁思懿,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長期從事對外友好聯絡工作。
四女梁思寧,在姐姐梁思懿影響下投身新四軍,從事宣傳工作。
五子梁思禮,著名的火箭控制專家。
但是莫忘了,名門子弟中,也出了許多不成材、不成器,甚至為非作歹的例子。像這樣兄弟姐妹九個人,各自都在不同的領域有所成就,一定與他們接受的家庭教育分不開,與他們的父親分不開。
梁氏兄弟姐妹九人中,有七人都曾經留學海外,而且都是哈佛、哥倫比亞大學這樣的名校。學成后,他們全部選擇了回國。在梁家,“報效祖國”這四個字,從來不是一句說來好聽的空話。
而這,或許正是我們為何如此尊敬梁氏一家的原因。在這個崇拜成功、膜拜金錢的時代,總該有人提醒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英。
素材(二)
2015年,中紀委網站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第20期:《梁啟超:一生家國夢 幾代赤子心》。“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啟超堪稱表率,他的九個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長。從他寫給子女們的400余封家書中,可以窺見梁氏家教的魅力。在家書中,梁啟超對子女們的為人、治學、立業等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他既是孩子們的慈父,又是導師、親密的朋友。
二、構思點撥
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父親究竟應當發揮怎樣的作用呢?17世紀的英國詩人喬治·貝格爾曾說:“1個父親勝于100個教師。”
在現代家庭的教育中,我們雖不能像古訓“養不教,父之過”說的那樣,把家庭教育的失誤,統統歸咎于父親,但與母親相比,父親育兒意識的漸趨淡薄,卻是一個足以引起人們警惕的事實。
很多父親說,自己雖然也知道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因工作繁忙,實在無法履行父親的教育職責。其實,這都是托詞,中國的父親真的應該好好地向梁啟超學習。
一門三院士,這在中國科學史上絕無僅有,即便是放眼世界,也是屈指可數。三院士是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他們的父親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啟超。梁家滿門俊秀,自然與梁啟超的言傳身教息息相關。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梁啟超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傳。
梁啟超九個子女的成才,與家庭環境有莫大關系,父親的耳提面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他特別注意培養孩子們的感恩心、同情心及禮數。對于幫助過自己家庭的二叔,他叮囑孩子們逢年過節必須去信道謝、拜年;外祖父去世,不但叮囑孩子們來信安慰媽媽,還要給舅舅們去信表達撫慰之意。
試問,中國的大多數父親應該不會比梁啟超先生更忙吧。所以,關鍵在于父親是否真的重視孩子的發展,是否珍惜自己的父親職責,并在每日的生活中付諸行動。
梁挺福式的“大猜想”雖然少不了的“猜的因素”,但是依然能看出我對高考作文的重視,“高考作文大猜想”肯定會是我每年高考前的一道大作業、大任務。我一直認為作文最能反映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字功底,能寫一手好文章,將受用終身;另外,高考作文分數(60分)在語文高考總分中所占40%的比重,比例份額較大,業內有句行話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見作文在語文學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我有理由相信,考生只要通過對“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內容的認真學習和消化,他(她)一定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高分!
梁挺福: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