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也分“大小年” 應對比往年錄取線選大學
2016-06-02 11:20:25長春晚報
“這段時間一直研究報考指南這本大書,咱吉林省的幾所高校已經研究了一部分,有點兒思路,接下來我要加快腳步,爭取考試結束時就把目標院校選的差不多,到時候再讓我兒子估一下分,先模擬填報一下志愿。”市民王先生的兒子今年高三,這段時間,王先生一直在研究報考指南,收獲挺多,疑問也不少。
“現在大學專業這么多,有的真不知道是學啥的,畢業之后就業方向是什么,很茫然。而且,不知道怎么給孩子選差不多的院校,也不知道分數線呀。”王先生說出了很多高三學生家長的困惑。對此,本報特約高考報考指導專家文濤老師建議,根據高考“大小年”現象,今年的高考可多參照2014年的高考數據。
對比往年錄取線 篩選相應大學
那么,家長應該怎樣為考生篩選目標院校呢?文濤老師舉例說明,假設考生模擬考試成績在500分左右,那么家長應多為其篩選歷年來錄取線在470分左右的大學,篩選出這些大學后,再根據地域選擇、專業選擇等,一步步縮小范圍。“當然,這樣報考是比較穩妥的,也可參考考生考試結束后的估分情況,再作調整。”
除此之外,文濤老師建議家長多關注一下近一段時間的時政要聞。比如目前我國高鐵發展快速,那么相關的專業未來就業形勢就比較看好。當然,專業的選擇一方面考慮未來就業,另一方面還要尊重考生自己的想法。
考后本報陸續舉辦高考報考指導說明會
現階段,很多家長一邊著急一邊又不知道能為考生做點兒什么,找不到什么“抓手”。其實,高考臨近,不僅考生需要放松,家長也需要適當減少自己的焦慮情緒,尤其不要影響到考生。
文濤老師建議,家長此時可以多為考生搜集相應的高考志愿填報信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網絡上的高考信息紛繁雜亂,家長一定要仔細甄別,盡量查找各大學官方網站的消息;另外,家長不要道聽途說,任何消息都需要自己多方查證,或者詢問老師。
高考結束后,本報將陸續舉辦一系列高考報考指導說明會,屆時將邀請數位本報特約高考報考指導專家跟大家分享高考報考填報策略。考生及家長可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