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院校同優質高中合作 不用高考上大學
2016-05-09 11:34:49中國青年報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基礎學院一年級的學生在法語課上分組對話,外教和中教在旁指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晨赫/攝
高中教學階段同優質高中合作;不用高考上大學;大學可以出國念
給學生更多的出路,二年后既可以參加高考,也可直升職業院校,或就業
專家認為,不應提前設置硬性的淘汰率,而應該通過設置合適的轉段考試標準來進行淘汰
北京的趙澤宇在2015年中考時得了487分,按照東城區高中名額分配原則,來自北京市24中的他可以被分配到北京市11中或109中這兩所優質高中。
然而,趙澤宇沒有選擇普通高中教育,而是進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加入“2+3+2”——即《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計劃,成為一名“準高職生”。
如果趙澤宇順利完成前兩年高中階段的學業并通過會考,他將在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完成3年的職業教育,并在通過考核后,進入國內或國外的大學學習兩年,完成這7年的貫通培養。
2015年,是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的元年。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自2015年起,支持部分職業院校與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國內外大企業合作,選擇對接產業發展的優勢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完成高中階段基礎文化課學習后,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和本科專業教育(其中本科教育通過專升本轉段錄取)。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職學校經過選拔,成為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實驗的試驗者,在2015年秋季接收了第一批“2+3+2”的學生,該批次計劃招收符合2015年中考升學資格的北京正式戶籍考生2000人,分別給予1000名、600名、400名學生計劃。
據北京市教委職成處處長王東江介紹,今年北京將在原有3所高職院校的基礎上,增加了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總額有7800人的計劃。王東江處長表示,雖然具體方案還在進一步論證之中,但這個貫通培養的政策不會改變,并且這項政策或可成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破除職業學校只招收差生的固有觀念。
在該計劃已經實施一年之際,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去年實施此計劃的3所高等職業院校。
不用高考上大學大學可以出國念
貫通培養計劃有足夠的誘惑力
“這項政策與普通職業教育招生很不同。”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偉說,從2015年招生情況看,最吸引家長的有幾點:高中教學階段同優質高中合作;不用高考上大學;大學階段部分學生可以出國念。
這幾個“噱頭”也正是貫通培養的亮點。
政策規定:試點學校的基礎文化課教育通過引進先進高中課程和示范高中對口合作等予以強化,除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首都師范大學附中合作外,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和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分別與北京35中和北京潞河中學合作,使得學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高中教育。根據這3所學校的招生簡章,高中階段教育均以合作的中學為主導。
而所謂“不用高考上大學”,是指學生如果在校期間完成前5年學習任務,成績合格者取得高等職業教育畢業證書,可通過專升本轉段考試進入本科階段學習,完成6~7學年學習任務成績合格者,取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層次(專升本)畢業證書。與這3所學校對接的大學有北京工商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建筑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所謂“大學可以出國念”,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到國外高水平大學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訪學研修。”同時,部分提前批次錄取的外培班的學生5年后將到國外應用技術大學深造。
當然,直通大學是誘惑,也是憂慮。一些學生和家長有這樣的疑問:“中途后悔怎么辦?”
針對這個疑問,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張雅君向記者介紹了學校項目培養的3個出口。一是完成高中階段教育后,學生可以選擇高考,獲得錄取資格的可以直接前往大學就讀;二是完成高職3年教育后,學生可以憑高職文憑直接就業,也可以通過轉段考試繼續讀本科,在國內,可以去北京工業大學等5所市屬本科,成績優異者可以就讀國外本科。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個出口,對于那些想先就業、同時保留以后繼續深造機會的學生來說,學校將發一個5年有效期的北京市高校入學資格證書。如果讀了一半,想去就業,也可以保留學習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