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2016年取消校長推薦
2016-03-18 10:21:18大眾網-齊魯晚報
截至昨日,90所自主招生試點高校中已有85所發布招生簡章。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所有高校都通過“陽光高考”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接受考生報名,并全面取消“校薦”。其中,多數高校把考核時間集中在6月11日至13日進行,考核更加嚴格。
到底參不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應做哪些準備?記者就此采訪了高考研究專家、石門中學及學習前線培訓機構等的多位資深教師。
報名條件:
門檻有提高報考需理性
“2013年是學生參加自主招生的高峰,之后每年都在減少。”石門中學高三教師李仁介紹,自主招生更適合平時成績比較優秀者或者有一定特長的學生,尤其是一些“偏才”、“怪才”。
李仁表示,一般沖擊自主招生的學生分兩類:一部分是成績拔尖的學生,主要沖擊的是北大、清華、復旦等國內名校,另一部分則是成績中上的學生,沖擊的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省內名校。大部分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本身高考成績也能達到該校錄取線。“加分分值不高,還需要耗費較多的精力。”因此,李仁建議考生把自主招生作為額外機會,將精力集中在高考備考上。
記者從高校發布的招生條件中發現,今年高校基本都面向在高中參加過奧賽且獲得優異成績的選手,以及在其他高規格國內或國際比賽中獲獎的尖子生“開門”,不少高校還對學生獎項和成績要求有所提高。因此,佛山不少老師并不建議學生一窩蜂地去參加自主招生考試。
如華南理工大學去年在學業成績要求為高中三年中五次期末成績的三次及以上達到滿分的80%及以上,今年則為十次期末成績中累計五次及以上達到滿分的85%。
考核時間:
多所高校“撞車”不建議“趕考”
今年全國共有90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資格,全部自招高校報名納入統一平臺,考生登錄教育部試點高校自主招生報名系統報名。
從2015年起,高校的自招考核就放到高考后進行,今年也是如此。根據教育部規定,高校考核可在6月10日到22日進行。但記者發現,已發布簡章的高校大多都把考核時間放在高考后的第一個周末,即6月13日前完成考核,而且很多高校對于學生報考學校的數量作出明確限制,比如,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明確限制學生只能報考一所學校,南開大學、中南大學則限制為兩所,類似的學校還有很多。
華南師范大學退休教授、高考研究專家高凌飚認為,高校自主招生測試的“大撞車”從客觀上規避了考生盲目趕場的情況,讓考生更理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高凌飚不建議考生“多頭準備”。他強調,考生選定的專業方向既要是自己感興趣的,也要體現自己的優勢,還得有利于今后的發展。
報名方式:
自薦突出個人特點
今年“校薦”一律取消,全部由考生自主報名,學校只負責提供推薦需要的相關材料,并蓋章證明。
怎樣準備資料才能脫穎而出?高凌飚提醒考生,在申報學校時一定要結合專業特長,沒必要把從小到大所有的獲獎經歷呈現,而是要認真研讀所報考院校的要求,提交有針對性的獲獎證書,尤其是能夠展現性格特點和專業特長證書和介紹。
此外,一份“實打實”的自薦信是自主招生中最重要的。高凌飚強調,自薦信不是自夸信,要用事實說話。雖然“校薦”已被取消,但如果考生在申請材料中加入本校校長、行內專家的實名推薦信,一定程度上還是能為自己加分。
高考志愿填報專家、卓越教育高中部校長梁錦文強調,考生首先還是要以備考普通高考為重,其次在精力有余時,有計劃地了解往年的筆試、面試真題,并初步篩選出幾所目標的學校和專業,有針對性地準備。經過近兩年的積累,每所高校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選拔方式,這些經驗對接下來的自主招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同時考生還應留意初審需要的各種材料,并先行準備,避免到時候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