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下了大功夫還是考不好物理?
2016-02-19 09:59:00高中物理網
(文/王尚)高考物理試卷結構是30%的簡單題、50%的中等題、20%的難題,只要同學們能夠把簡單題和中等題做出來,分數就不會低。可是,為什么很多學生下了很大的功夫和精力來學習物理,在高考總還是考不好呢?
(1)物理不能死學,知識要做到靈活運用,做到觸類旁通。
很多學生都說自己下功夫了。在哪里下功夫了呢?其實就是做題了。做了很多題,我認可;可基本的知識點掌握住了沒?能不能不看課本把主要的內容復述一遍?我想做到的學生是少數。所以,你做的是無用功,下了功夫,還是學不好、考不好物理。
做題的目的是什么?
通過做題,同學們要將考點回歸課本,把課本上重要的物理概念、公式、實驗操作等牢牢掌握,還要注意各章節、某階段知識點的關聯性,沒做一道題都要下夠功夫,做一道題要吃透一道題,還要用心去琢磨和總結某一類題型的特點。通過做題到課本知識,再通過課本知識到做題,反反復復,學過內容才能做到靈活運用,做到觸類旁通。
(2)物理錯題要認真對待。
我們老師們總是給同學們提建議,錯題要認真對待,要從錯題上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可是認真做到的學生是少數。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物理作業,遇到錯題太正常了,處理錯題要科學,要合理利用起來。錯題應該記錄下來,在以后還要定期做復習,從錯誤中學習,進而對課本知識點做到查漏補缺。
(3)課下做作業要注意步驟書寫的規范性。
很多學生死下功夫,不注重規律的整理,特別是解題步驟書寫非常混亂,圖也不畫,字寫得潦草,老師們在閱卷的時候不知道學生在寫什么,到底想表達什么。
根源在哪里?平時作業中。有不少同學在平時做作業時不注意步驟的書寫,對自己很放松。有的是思路很亂,前言不搭后語,有的是缺步驟,缺胳膊少腿型的,有的受力圖畫的太亂,根本看不懂,有的完全是抄的,還抄的錯誤百出,等等,同學們在作業中的這些問題,往往也會不由自主地“跑”到你的考卷上。
(4)提高做物理題的速度。
有學生向筆者抱怨:王尚老師我很多題都會做,可是考試時間太緊了,沒有時間去做了 ,導致白白丟分。我想說都是,你做題速度慢,要在課下抓起來。會做的題因為考試時間不夠而丟分,多么不應該啊。
很多同學做作業太慢,太放松,沒有約束時間,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就養成了做物理wuli.in題不著急的習慣;這是一種“慣性”,到了考場上,快點解題,根本快不起來。建議課下做作業給自己限制時間,比如這半個小時,把這十道選擇題做完。
很多學生做了太多的題,可是成績還是提不起來,這是因為沒有找到解題的規律。一般來說,物理難題一般都是由幾個有內在聯系的基礎題通過一定形式組合形成的,基礎題掌握好了就為解決難題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選題時要注重基礎題,少做些難題、偏題和怪題,否則就是浪費時間而且對成績的提高也沒有顯著效果。還有,就是做題要保持質和量的平衡。我們不是為做題而做題,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知識而做題,只要達到徹底掌握知識這個目的就可以了。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思考、多歸納總結,盲目做題會浪費很多時間。做一定量的題目訓練還是有必要的,因為只有在做一定量的題目的基礎上,才能夠有足夠的材料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歸納與總結。
高中物理考試卷子難嗎?要看怎么考了。只有一個考點的考題,并不是很難;不過大部分的考題都是要綜合考到幾個章節的考點。很多學生學了電學忘了力學,學了磁場,電學又忘得差不多了,等到綜合考試,自然考不好。要學的內容確實很多,很多內容抽象難理解,且學校老師講課進度太快,不好消化。針對大家的這一問題王尚老師研發了物理自診斷學習系統,這是一套核心考點隨機問答系統,就像是你的課堂老師隨機提問你一樣(有詳細的答案),這些問題都是基礎知識點以及一些解題規律。如果一個問題模糊了,趕緊點擊問題去看答案,強化記憶,做到隨時隨地復習物理考點。當然,這套系統是免費的。
你高一上學期的牛頓定律或受力分析部分的內容記得不牢固了,想抽時間去復習一下,在手機上打開物理自診斷學習系統,點擊高一上學期隨機問答,會自動推送給你五個問題,先不要看答案,看看自己能答得上來嗎?如果哪個問題答不上來,就點擊進去看答案。(文/王尚;物理網力學組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