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2016年招生簡章
2016-02-18 15:19:24重慶大學藝術學院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學校201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單位。學校現設有人文學部、社會科學部、理學部、工程學部、建筑學部、信息學部,涵蓋33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學校現設有本科專業96個,覆蓋理、工、文、經、管、法、教育、藝術、哲學、歷史學等10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學生50000余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21000余人,本科生27000余人,留學生近1500人。在職教職工5300余人,其中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1900余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0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0余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7人、講座教授4人等。
學校地處國家西南工商業重鎮、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重慶市,坐落在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區——沙坪壩區。學校占地面積近5450畝,有A、B、C、虎溪四個校區,校舍建筑面積150余萬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雅,享有“嘉陵與長江相會而生重慶,人文與科技相濟而衍重大”的美譽。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位于重慶大學A校區內美麗的民主湖畔,是重慶大學直屬的33個學院之一。學院現設有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數字影視舞美方向、人物造型方向)、影視攝影與制作等8個本科專業(方向),其中表演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重慶市特色專業(省級)。學院擁有“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并被評為重慶市“十二五”重點學科(省級),擁有“數字影視藝術理論與新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000名、碩士研究生120余名;全職專業教師62人,其中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25人。著名表演藝術家張國立擔任學院院長;原北京大學藝術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彭吉象教授全職擔任學院常務副院長;同時,學院還分別從學界、業界聘有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或導演、演員為客座教授和兼職碩士生導師。
按照學校規定,學院各本科專業實行學分制、主輔修制、第二專業制、優異生制及獎學金制等,本科生畢業時由重慶大學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書,并可向本校和其他國內重點高校推薦免試保送一定名額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在校期間可按規定申請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項目,赴北美、歐洲、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高校留學或訪學。
學院專業教學大樓和影視傳媒藝術教學實驗中心面積達1萬余平方米,擁有圖書音像資料室、影視攝影棚、電視演播廳、實驗劇場、學術報告廳、錄音棚、電影混音棚、語音實驗室、數字拉片室、數字高清非線編實驗室、攝影實驗室、影視特效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舞美設計模型室、化妝實驗室、排演室、形體練功房等設備齊全的教學設施。
學院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總體目標:按照教學、科研、創作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培養熱愛文化藝術事業,有良好道德品質、積極的敬業精神,既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精湛的專業實踐技能,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藝術修養,掌握新媒體技術,在藝術實踐上富有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本校和其他國內重點高校推薦免試保送一定名額的碩士研究生。
一、招生專業及計劃
專業名稱 | 學歷層次 | 學制 | 計劃 | 面向以下省份招生 |
表演 | 本科 | 四年 | 50 | 遼寧、黑龍江、河北、內蒙古、陜西、湖南、廣東、湖北、山東、四川、重慶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本科 | 四年 | 55 | |
戲劇影視文學 | 本科 | 四年 | 50 | 山東、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四川、重慶 |
廣播電視編導 | 本科 | 四年 | 35 | |
戲劇影視導演 | 本科 | 四年 | 15 | 湖南、湖北、廣東、山東、重慶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 本科 | 四年 | 35 | 遼寧、黑龍江、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山東、重慶 |
備注:具體分省計劃以各省級招生部門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二、報名條件
1.各專業報考考生的生源地必須是我校相應專業招生的省份,且符合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2016年普通高考報名條件,完成高考報名手續。若生源省份組織有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的,所涵蓋的本科專業須達到省統考合格要求。
2.符合教育部、衛生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要求。報考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男性身高不低于1.7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米。
3.華僑、港澳臺地區的考生報考,可選擇我校相同專業任一考點的專業考試。文化考試參加中國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地區學生入學考試,符合香港免試招生條件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詳細情況請咨詢教育部聯合招生辦公室(廣東東風東路725號,電話:020-87750695;87750694)。
4.各專業文、理兼收,外語課程以英語為主,其它語種考生慎重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