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高考考試說明解讀之語文的變動
2016-01-14 09:03:19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文章作者:霍婉
2016《考試說明》已經公布,作為16高考命題的風向標,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考試說明的變化,以便正確備考。
以《考試說明》為依據,我們各區試題在期末、一模、二模等大型統一考試會被不斷的更新,逐步確立起今年可預測的高考改革方式和考查方向,為高考定型。所以,《考試說明》有什么具體的改動,對于考生后續的復習及側重方向有非常重要的引導價值:
我們將2016《考試說明》中與以往不同的變動總結一下,整體的復習還請同學們結合著《考試說明》與2015北京高考真題的思路來科學規劃。
一、閱讀經典
與往年相比,北京卷《考試說明》語文部分在總體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在考試內容等方面略有調整。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增加對閱讀經典的要求。在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中,提出“對中外文學經典”“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經典”的“理解、感悟和評價”。
“附錄”在保持原有“古詩文背誦篇目”不變的同時,增加“經典閱讀篇目例舉”,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分別是:《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邊城》、《四世同堂》、《紅巖》、《平凡的世界》、《雷雨》、《歐也妮·葛朗臺》、《巴黎圣母院》、《老人與海》。
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例舉”二字,說明除了上述這些以外,同學們還應該涉獵更多的篇目。
閱讀經典、繼承傳統文化是目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點,在2015年北京高考微寫作中,就出現了《三國演義》《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和《巴黎圣母院》等篇目的介紹。
本次各城區期末考試以及即將出臺的《考試說明》都延續了這個風格路線。這里提醒各位,在和外地卷逐步接軌,難度不斷提升的現在,北京高考也開始更為細致的考查文本細節,這些細節在名著題大全和名著梗概中是無法全面了解的。所以我們在課程設計中加入了傳統文化、文史知識的版塊,每節課帶領學生積累一些文化常識,引導學生閱讀原本的興趣。所以各位同學(尤其是高一高二年級,時間還相對比較充裕的同學),多多閱讀名著原本,平日里做題隨手積累文化常識。這么做不僅僅是為了個別的小題,對于作文素材來說,也是一種好的來源。
二、信息整合與運用
在現代文閱讀模塊,在以往要求考生對“文中信息的分析、篩選、整合”基礎上,增加信息的“運用”“對多個信息的比較、辨析”。
各個模塊的主觀簡答題,不僅要求考生有鮮明、個性化的觀點,還需要"有理有據"的闡釋與表達。這需要考生在平時有敏感觀察生活熱點的習慣,對于這些事件、熱點有屬于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并且可以通順自如的表達。看似只需自圓其說,實則是一類能夠體現考生思想深度和創新性以及表達能力的綜合性題型。
除此以外,閱讀量增加、答題需要整合幾個材料的信息點,無疑會在無意中拉長考生的做題時間,剩下的時間應該如何分配,最后一道大題--作文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正常發揮,都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和安排的問題。
我們之前經常在課堂上和大家強調,語文不只是感性認識,還要強調科學高效的解題方法、構建知識體系也正是符合了高考改革的思路。我們課上分模塊分題型給大家整理知識點,就是希望同學們在夯實課內基礎的同時,梳理各模塊知識點,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遇到語文題目的時候,解題思路就會清晰很多,做題速度自然就會提上來。
另,《考試說明》在參考樣題上也有調整,在刪除考查點、題型有重復的樣題后,將舊的高考試題或測試題替換為2015年的高考題,如文言文閱讀將2013年第6-10題替換為2015年的文言文第9-14題,將多文本閱讀測試題《天壇之美》替換為2015年第1-8題等;
而且增加2015年出現的新題,如散文《說起梅花》,作文"二選一"試題等。
所以還請同學們重視2015年的高考真題,研究《考試說明》提供的例題所體現寫出來的考查方向及解題思路。這對于接下來的期末測試、一模、二模等統考,甚至是2016年的北京高考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2016高考改革正在進行中,備考的同學們要根據《考試說明》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備考方向,做到有備無患。
推薦閱讀:
2016高考資訊 | 2016高考體檢 | 2016自主招生 | 最美校花圖片 | 2016年校友會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