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中國人也可過洋節”
2016-01-13 11:38:36無憂考網
認真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對材料的感悟和聯想,選一個合適的角度寫一篇作文
2015年圣誕節來臨時,中國內地許多地方的人士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慶祝圣誕”,給孩子買圣誕禮物,到飯店聚餐,去教堂參加活動……同樣是圣誕節的這一天,長沙某高校學生身著漢服,手舉“抵制圣誕節”等標語,走上長沙太平街圣誕活動現場,呼吁廣大市民“中國人不過外國節”,過中國傳統節日。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得抄襲、套作,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本題材料中列舉了兩種對立的現象,一種是對洋節歡迎而且熱衷,一種是抑制,這兩種現象目前是中國是常見的,因此考生在寫作中不要輕易否定或贊成哪種觀點,一定要注意揭示和挖掘以“圣誕節”為代表的“洋節”和“傳統節日”所蘊含的內在的文化精神,從中找出合適的點,進行敘述或議論。比如可立意為“珍視傳統節日,不必追逐洋節”;也可立意為“洋節蘊含的文化東西,值得借鑒”;“將中西方文化結合起來”等。從文體上看,本題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考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復習的情況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來寫,注意記敘文要以情動人,議論文要觀點鮮明,論據典型,論證有力。
【優秀作文】
中國人也可過洋節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洋節?一直是激烈討論和各級近年來人們爭論的主題。有人說,現在的西方節日不應該在中國慶祝,因為這樣的節日如圣誕節具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和顏色。各有各的說法。在我看來,我覺得中國人應該過洋節。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背景與色彩,這是與它的特殊歷史,優秀文化有關的特殊節日。所以,節日是幾千年來對一個國家的文化沉積的產品。而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對于外國文化一向都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由于全球化,文化交流也是一樣,各種各樣的文化傳進中國。這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不要因為這樣保護自己的文化而一味抵制外國文化,例如外國節日一樣,我們要勇敢地去吸收。
節日是不同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的結果?梢哉f,對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期間,一個文化吸收其他文化,每個文化的發展,分別就新的高度。正如毛澤東主席說:“讓古為今用與洋為中用。”其實,中國一直受到有選擇地自改革開放如圣誕節一些外國節,情人節,母親節和父親節,已生根發芽在我們國家,成為人民群眾的節日活動。一方面是與各種通信和與日新月異日媒體報道,在各個領域的交流日益增多是一天,另一方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習俗正在采取慶祝節日的多樣化。作為一個傳統節日,一個典型的東方文化,春節也被慶祝到許多國家去。外國人民享有中國餃子,放鞭炮設置,進行舞獅的表演和參與的各種節慶活動的一部分。在美國和加拿大,不但與郵政發行部門,而且中國的紀念硬幣中央銀行每年12中的動物郵票。當春節的臨近,一些政府領導人參拜拜年的華人在那里通過電視,廣播和報紙。各級地方領導人甚至在春節慶祝活動或游行的一部分。在美國一些州,春節,甚至被規定的法律節日。對于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難道不能做到這樣嗎?
再者,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窗子打開會有新鮮空氣,也會有蒼蠅蚊子飛進。一個國家也是這樣,尤其是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風口浪尖,面臨這一系列的挑戰和機遇。文化的發展自然就在其列,批判的繼承和加以吸收,一直是我國對外來文化的主導思想,那些洋節中的優秀元素加以吸收是無可非議的。
受了西方文化理念影響的人們在歡天喜地的過著各式洋節的同時,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他們也過得熱鬧非凡。由此可見,中國人多一些暢快抒發心情的洋節有什么不好呢?不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走近圣誕節、情人節的同時,也學會了在母親節、父親節給親人獻上一份祝福。誰說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相輔相成、多元文化共存的綜合體呢?
由上所論,中國人應該過洋節。這是我們民族自信包容的表現也是我們文化的進步。面對這樣的全球化,我們無可避免,應當努力迎接,做到最好。讓文化更加優秀,包納百川,融合優秀的外國文化和傳統文化,發揚先進的現代文化。
推薦閱讀:
2016高考 | 2016高考資訊 | 2016高考體檢 | 2016自主招生 | 最美;▓D片 | 2016年校友會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