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國際化辦學爭趕一本院校
2015-08-28 15:17:45羊城晚報(廣州)文章作者:吳國頌
暑假即將到來,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的不少學子開始走出國門交流學習,他們有的去新加坡國立大學,有的去英國考文垂大學,還有的去美國霍特國際商學院。加強各層次的國際交流,成為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的傳統。從2008年至今,該校有1482名學生赴境外學校交流學習,還有眾多的學生赴境外企業實習鍛煉。
走出去:配置全球教育資源
從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成立那天起,她的目光就不僅僅盯著國內。立足港澳臺、穩固亞洲、突出歐美澳成為她的國際化辦學思路。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院長助理兼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許世立說:“獨立學院要創新發展,需要新的資源,開展合作辦學,能引進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質的課程,有效促進師生的國際化交流。”
學院已經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等境外8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并已開展多方面的合作。2008年至今,該校已經選派1482名學生到境外的高校攻讀雙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或短期留學和交流,外派數百名學生赴美國迪士尼世界等大型國際企業開展帶薪實習、調研,還有150多批次教師代表赴境外高校進行訪問、參會、研修等。
許世立介紹,學院每年為學生提供100多個公費留學名額,這在一般公立大學也是非常難做到的。學校還專門成立外事管理團隊為學生免費提供出國咨詢、簽證輔導等系列服務。
許世立說,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走國際化辦學道路,就是要進行全球教育資源的配置,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今年很多高三考生咨詢報考事宜,就非常關注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
引進來:營造濃厚國際化氛圍
從去年開始,學院開設了會計學、金融學兩個國際班,采取小班教學,引進國外核心商科課程,聘用外籍教師,強化學生英語水平。
許世立認為,學校這種服務從經濟角度考慮是“虧本”的,但對于學院和學生的長遠發展卻是值得的。因為這種國際交流,為學校帶回了最新的信息,營造了國際化氛圍。“我們的學生和教師需要進一步熟悉和了解國際上通用的規則。”
今年學院除了韓國、日本的留學生外,還迎來了美國的留學生。“一年大概有130多名留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每個留學生我們又搭配了2至3個學習伙伴,學院整體的國際化學習氛圍就上去了。”根據該校“十三五”規劃,外籍教師將要達到60人左右,在校留學生要達到200至300人。“目前合作院校對我們的評價很不錯,而此次學院升2A之后,影響力會繼續提高。”
2014年秋季學期,學生陳家祺公費赴瑞典耶夫勒大學交流學習。他說:“耶夫勒大學的學業考試、團隊作業和個人作業所占的分數比值差不多均等,老師鼓勵不同國家的同學融到一起討論,符合當今國際多元化的需求。”而市場營銷專業2011級學生勞素怡則表示:“在耶夫勒大學學習,我感受到瑞典和中國在教學方法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