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向盲人開放高考 寧夏盲人姑娘考上武漢高校
2015-07-30 14:00:11楚天都市報文章作者:周治濤 羅欣
圖為:黃鶯白衣在盲校與同學交流
6月7日,今年高考期間,一位名叫黃鶯的20歲寧夏銀川盲人考生,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所有人都驚訝于她那“一個人的考場”……
6月23日,高考成績公布,黃鶯以遠超寧夏理科一本分數線85分、總成績530分的優異成績,引來無數贊嘆……
7月18日,當黃鶯接到武漢理工大學的錄取電話時,高興地笑了。
今年是國家向盲人考生提供普通高考盲文試卷的首年,8個省份有盲人應考,黃鶯就是其中的一位。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電話聯系上在寧夏家中的黃鶯時,她還沉浸在喜悅中,“能到武漢理工大學讀社會工作專業,我很高興,一直以來的夢想終于可以實現了。”
不相信“盲人只能按摩”
走進普通高考考場,上普通大學,對于黃鶯來說,曾經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2歲時,因高燒引起視網膜色素變性,她雙眼失明。
黃鶯的媽媽介紹,6歲起,女兒就在寧夏特殊教育學校過上了寄宿生活,和老師、同學相處融洽。為了讀高中,黃鶯隨父母來到青島市盲校。她的成績一直是年級前三名、班級第一名。
從小到大,周圍人一直告訴黃鶯,盲人只能從事按摩之類的工作,可她不想這樣。去年得知教育部允許盲生今年參加普通高考時,她興奮不已,但剩下的備考時間也只有一年。去年暑假她找了兩個老師補習數學和物理。“這兩個老師都不會盲文,一般是他們讀題、講解,我用盲文記下來再復習。”
今年高考,她是寧夏首個也是唯一一名報名高考的盲生。6月7日,她走進教育部門為她準備的“一個人的考場”。“提供給我的是盲人試卷,通過雙手的觸摸和打點完成答題,還有盲文老師陪伴。”她說,因為用盲文答題慢,根據政策,每門考試為她延遲了50%的時間。
一直想當特教幫助更多人
6月23日,高考成績出爐,黃鶯內心波瀾起伏:“總分530分,語文113分、數學127分、英語101分、理綜189分。”這個分數高出當地理科重點線85分,但填報志愿又讓她犯了難。
黃鶯說,她一直想做一名特教老師,可許多高校的特教專業只招收文科生。華中師范大學曾表示,只要分數達標,可以為她調換專業。可她最終與該校分數線相差6分,失之交臂。
在一本志愿中,她填報了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新聞發言人沈革武介紹,學校主動與黃鶯及其家人聯系,商榷合適的專業。“理工大有社會工作專業,這個專業離公益很近,我以后可以和特教老師一樣幫助更多人。”黃鶯說,特別感謝理工大的招生老師。
希望分到普通寢室
從小住讀,黃鶯有很強的自立能力。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她表示,最好能分在普通寢室,和同學融為一體,大家一起上課、參加社團、逛街,將來畢業了也能面對社會的挑戰。“以前我校錄取過殘疾考生,但盲人考生還是第一次。雖然面臨不少困難,但我們會承擔教育責任,維護學生的利益。”沈革武表示,根據黃鶯的實際情況,“學校既會按照社會工作專業的培養大綱來,也會因材施教。”
此外,還有不少愛心人士向黃鶯伸出援手。中國盲文出版社計劃為她定制盲文教材,但黃鶯認為,即便沒有盲文教材也不要緊,她以前在盲校學習時,借助電腦把學習資料換成電子版的,用聽來學習,上大學后除了認真聽講,還準備把老師的電子課件拷貝回寢室再溫習。
對于女兒只身到武漢,媽媽韓女士有些放心不下,但黃鶯爸爸腿部殘疾,黃鶯還有一個弟弟,全靠韓女士打工維持一家生計,她沒法來陪讀。原本還在為學費擔憂,好在目前已經收到不少募捐。黃鶯的高中老師、同樣是盲人的孫濤拿出自己的工資,并發動校內其他老師,短短幾天就募集了8000元錢。黃鶯說,對于這些善心,她唯有轉化成學習的動力,以后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