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校招生,應該控制
2014-12-26 11:28:20《高考金刊》新浪博客
最近關于2017年高考招生改革的方案在網絡上影響力十分巨大,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沈陽師范大學孫綿濤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熊丙奇分別從體制內外不同角度提出了關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建議,主要建議內容為:“增強學校自主招生的權限;文理不分科考試;增加學業綜合評價;減少政府招生干預;賦予學生對高校的選擇自主權。”
筆者認為上述改革建議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原因是上述改革建議的主要具體內容是改變對學生的招生考核方式(改變英語考試方式、取消文理分科、學業綜合評價等等),這些改革的成本最終由學生承擔,大大增加了中學與學生的負擔。
上述改革措施忽略了兩個重要的改革基本點,第一,忽略了最重要的招生改革對象主體——高校。第二,忽略了公平這個基本點,綜合素質評價、自主招生等等多元化評價改革模式對發達城市的學生有利,對農村考生卻相當不利。并且由于地區教育水平的差異,考試評價標準難以統一,對于高校來說,實施過程更難以操作,更容易產生腐敗的空間,這樣的改革方式忽略了高考最重要的公平職能。
關于高校專業招生就業的數據分析如下:
數據如下:
批次 |
中國大學生2012年畢業人數 (單位:萬人) |
比例 |
文科本科 |
231.8599 |
60.87% |
理科本科 |
149.0517 |
39.13% |
文科? |
159.75 |
47.09% |
理科? |
179.51 |
52.91% |
文科本專科合計 |
391.6099 |
54.39% |
理科本?坪嫌 |
328.5617 |
45.63% |
合計 |
720.1716 |
100% |
數據來源:《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
其中,我們不難發現目前本科文科畢業生畢業已經高達60%,本科理科畢業生卻只有40%。專科的文理科比例為54.39%:45.63%。在中國這樣一個以制造業、建筑業為主要吸收勞動力為主的產業結構的大背景下,高考專業招生結構與社會產業結構的需求矛盾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具體分行業來看:
行業就業增長 |
人數 |
學科門類畢業生 |
人數 |
農業 |
-15 |
農學類 |
11 |
工業 |
435 |
理工類 |
137 |
信息服務業 |
22 |
計算機類 |
84 |
金融業 |
37 |
經濟管理類 |
69 |
房地產業 |
39 |
建筑類 |
31 |
教育 |
52 |
教育類 |
86 |
衛生 |
61 |
醫學類 |
36 |
文化娛樂業 |
11 |
藝術、外語類 |
87 |
政府及公共組織 |
95 |
政府管理類 |
176 |
建筑業 |
325 |
|
|
合計 |
1062 |
合計 |
717 |
數據來源:《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
通過上述數據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的高校招生專業結構既無法適應產業結構的需求,高校人才培養的數量也已經大大超出實體經濟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實際需求。
尤其以低端制造業、建筑業為代表的主力行業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較少,其他需要高校畢業生的行業卻遠遠容納不了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尤其是1999年擴招以后,文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經濟管理類、計算機類專業嚴重擴招。除了培養人數大量過剩以外,許多學校師資力量、培養質量也跟不上社會需求的腳步。如上表中,金融類專業、政府管理類專業2個畢業生搶1個飯碗,計算機類專業4個畢業生搶一個飯碗,藝術外語類專業9個畢業生搶1個飯碗。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無論怎么改革招生制度,也改變不了以百萬計大學生畢業后啃老的現狀。
以中國高考人數最多的河南省各個批次的招生情況來看:
批次、科類 |
人數 |
比例 |
一本文科 |
9726 |
38.02% |
一本理科 |
15856 |
61.98% |
合計 |
25582 |
100% |
二本文科 |
18749 |
48.31% |
二本理科 |
20060 |
51.69% |
合計 |
38809 |
100% |
三本文科 |
17478 |
55.37% |
三本理科 |
14086 |
44.63% |
合計 |
31564 |
100% |
一專文科 |
57835 |
40.90% |
一專理科 |
83556 |
59.10% |
合計 |
141391 |
100% |
從上述數據不難發現,重點院校、公立專科院校的文科招生規模相對較小,普通院校、民辦高校的文科招生規模過大。其中三本的文科生比例超過理科,二本的文理科比例接近1:1,專科的文科比例也達到40%。
因此,關于高校招生改革的建議,關鍵的改革著力點還是必須由教育部加強對高校專業開設、人才培養的管理,不能放開高校自主辦學、招生的權力,尤其要對英語、計算機、法學、新聞學等一系列濫招的專業痛下殺手、減少招生人數,控制高校招生的整體人數。對于二本院校、三本民辦高?刂普w培養規模,整體規劃專業結構招生比例,不予批復文科類專業的招生。對于一本重點高校應適當調整專業結構,進一步強化行業性高校的優勢專業建設,對于重點高校的非優勢專業仍然需要嚴格控制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