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考上北大醫學部棄讀:感覺不是真正的北大
2014-09-18 13:22:36安徽網文章作者:胡佩 張濤
學校門口拉著慶祝條幅
今年高考,蕭縣實驗中學有5名學生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并相繼收到錄取通知書。開學季到了,其中3名學生背起行囊前往北京,踏入北大校門。然而,另外2名學生卻放棄了進入北大的機會,返回中學復讀,此事在當地傳為熱議的話題。以高分考上北大卻拒絕去上學,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記者專門趕往蕭縣進行調查。
9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蕭縣實驗中學,遠遠望去,大門口兩側掛滿了條幅,上面寫著今年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學生姓名及被錄取院校。學校正門左側,5名學生被北京大學錄取的條幅赫然在目。
記者又來到蕭縣教育局,在這里找到了蕭縣實驗中學副校長石曉峰。“我們學校今年考取了五個北大,但確實有兩名學生沒去上學,而是選擇了留校復習。”石曉峰說。
蕭縣教育局分管民辦教育的王文科長向記者證實,蕭縣實驗中學是一所民辦學校,這5個考生的確是被北京大學錄取的,所屬院系是北京大學醫學部。
石曉峰說,這5位學生均是理科生,其中4男1女,都是被北大醫學部護理學專業錄取。對于其中兩名學生放棄北大一事,石曉峰說,報考什么學校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志愿也是他們自己填寫的。
學生家長 心里沒底最終放棄北大
記者輾轉找到其中一名棄讀北大的學生阿強(化名),他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今年高考分數是605分,北京大學名氣確實大,但是孩子被錄取以后,社會上議論的聲音很多,總以為(北大醫學部)不是真正的北京大學,“社會上有這樣的傳言,說北大醫學部和北大是兩所學校,我們也感覺很困惑,害怕孩子不是被真正的北京大學錄取,心里也沒有底。”阿強父親說,再加上孩子的考試分數確實沒有達到北大652分的投檔最低分數線,心里更感覺很懸,所以就動搖了。
“孩子被錄取后也是一直悶悶不樂。”阿強父親說,孩子也聽到一些傳聞,而且錄取通知書上寫的是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學(專業),孩子就不想去上了。
隨后,記者找到另外一名棄讀北大的學生阿剛(化名)。“放棄北大是有點舍不得,但是受到社會上(傳言)的影響很大,再加上專業不是很理想,就更加堅定了放棄的想法。現在看到同學已經去上學了,即使自己后悔也沒辦法了。”阿剛對記者說。
蕭縣實驗中學 學校專門確認過“真偽”
9月16日上午,石曉峰告訴記者,有學生家長聽到社會上的傳言后,也到學校來找過。學校為此專門和北京大學招生辦聯系過,確定這5名學生就是被北京大學錄取,醫學部是指具體院系。
為什么社會上會有那種傳言呢?石曉峰分析,問題可能出在“醫學部”三個字上。記者登錄安徽省招生考試網發現,《安徽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本科院校投檔分數及名次(理工)》內容顯示,北大和北大醫學部確實是兩個院校代號,其中北大的投檔最低線為652分,北大醫學部的投檔最低線為627分。
公開資料顯示,2000年4月3日,原北京醫科大學與北京大學正式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大學,當年5月4日,原北京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部。
“和其他學院一樣,北大醫學部也是北京大學的一部分。”石曉峰副校長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北大招生辦發布的今年在皖招生信息:今年我省共有39所中學的108名省內考生被北京大學錄取。其中醫學部錄取25人(含貧困專項計劃10人)。發布內容顯示,有48名學生來自縣城中學,其中包括蕭縣實驗中學。
“北大招生辦發布的信息都寫有我們學校,這難道還有假嗎?”石曉峰說。
北大醫學部 棄讀事件會有多重影響
9月17日上午,記者電話采訪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在皖招生負責人郭琦,她向記者確認,北大醫學部是北大的一個學院,錄取通知書和畢業證書都來自北大,“這一點毫無疑問。”
至于為何北大和北大醫學部會是兩個院校代號,郭琦解釋稱,一是為了便于報名和招生,同時也為了保持合并前“北京醫科大學”的培養體制的純粹性。她告訴記者,今年北大醫學部在安徽共計招生25人,其中有10人(7男3女)是貧困專項招生計劃內的,其中5人來自蕭縣實驗中學。
“貧困專項計劃是一項新的招生政策,他的錄取是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之間,計劃名額數和具體投放專業是招生辦具體規劃的,一般情況下超過一本線的考生即可以享受這個計劃,不一定非要在600分以上,如果貧困專項招生計劃的報名數少,甚至不到一本線也可以錄取。”
郭琦告訴記者,今年安徽這十名學生在填報志愿之前,只有兩人直接向他們咨詢了招生政策,還不包括蕭縣實驗中學的考生。對于兩位學生棄讀一事,郭琦老師表示很遺憾,“可能是學生沒有和招生咨詢老師溝通好,棄讀一事不僅影響了其他想上北大醫學部的學生,也有可能影響北大醫學部明年在安徽的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