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考成績如何計入高考總分
2014-09-11 15:54:59文匯報文章作者:樊麗萍
《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頒布后,“新高考”方案備受關注。2017年起,高考錄取總成績將由語、數、外3門必考科目成績,再加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組成。那么,3門學生選擇的學業考成績如何計入高考總成績?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近日做客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每個學生選擇的科目不同,成績不能簡單加總,必須轉換。具體怎么轉換,將由試點省份確定。目前,上海和浙江已被明確列為這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兩大試點省市,兩地將分別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
浙江省教育廳9月4日已下發文件,要求該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考試招生機構要根據改革要求和試點總體部署,加強考點建設;要根據高中學考(即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高校考試招生評價體系的新要求,用高考的標準,研究實施高中學考。
上海市教委則表示,“上海市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正加緊修改完善報批”。
必修選修學完后參加考試
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介紹,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計入考生總成績的3個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學生根據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可以文理混搭。六科的分值比重一樣,由各省級專業命題機構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統一組織命題。
根據國務院的部署,2014年上海、浙江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不進行試點省份的高考繼續實施現行辦法。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其它各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會提前三年向社會公布。
學業考“隨學隨考”,到底怎么考?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說,高中各門課程學習時間不同,有一年、兩年等,每門學完后可參加省里組織的統考。省級專業命題機構按國家課程標準統一組織命題,確保試題科學性;在高考標準化考場考試,確保考試安全;統一閱卷程序、標準和方式,確保評分準確。
據了解,高中學業考覆蓋總計14門高中科目,包括音、體、美等實踐類課程。針對不同的學科特點,鄭富芝說,學業考會采取不同的考試方式。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采用以紙筆測驗為主的書面統考。音體美等學科一般采取現場展示、實踐操作等方式。計入高校錄取總成績的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必修和選修。其他學科只考必修,成績合格即可。鄭富芝說,計入高考總成績的學業考科目,必修和選修內容學完后參加考試。其他科目學完必修內容即可考試。為防止高三學生只學語數外,教育部要求學校合理確定每個年級特別是高三年級的授課數量,防止集中突擊考試,提前結束課程。
另有家長提問稱,2015年開始取消體育和藝術特長生加分,藝術類考生的升學是否會受影響。對此,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建國表示,“改革方案涉及的是藝術特長生,不涉及報考藝術院校、藝術專業的藝術類考生。”
浙江要求長短課大小班結合
這次的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將由上海和浙江率先試點。記者注意到,浙江省教育廳官網目前已貼出文件“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及時組織學習宣傳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中等學校要以高考招生改革為契機,大力深化高中課程改革。“高中要統籌安排三年課程的開設,實行長課和短課、大班和小班教學有機結合,切實做到不盲目增課時趕進度,不增加每周課堂教學時間,不擠壓選修課程課時。要加強對學生學業規劃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理性選擇修習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設置課程,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決不強制為學生確定選考科目。逐步改革單一行政班管理模式,全面實行選課走班教學,積極擴大開展必修課程走班教學。”
同為試點省市,上海市教委則表示,尚處于完善、程序報批階段的新方案,將對考試內容形式、招生錄取機制、監督管理機制等進行綜合改革,推進實施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