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務院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3)
2014-09-09 10:46:53新浪博客文章作者:晨霧
4。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進評分方式,加強評卷管理,完善成績報告。加強國家教育考試機構、國家題庫和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
。ǔ快F解讀:“加強國家教育考試機構、國家題庫和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這一段話告訴我們,至少在未來三年政府主導的國家教育考試機構不會削弱反而會加強。距離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還有很大的差距。“專業考試機構”暫時還是各級政府的考試院。前些天媒體還在討論高考改革后各級考試院高招辦是不是要取消了?現在看來他們可以踏實了,至少三年內還不會取消。但是不排除是為未來做準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考試機構與政府脫鉤。否則“招考分離”無從談起。“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是需要我們家長特別需要關注的。晨霧理解這就意味著全國統一命題很可能是未來高考命題的方向。也可以理解為為了“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做的準備工作。)
。ㄈ└母镎猩浫C制。
1。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確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合理設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邊疆民族特困地區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并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只適用于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省(區、市)招生。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嚴格認定程序,做好公開公示,強化監督管理。2014年底出臺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
。ǔ快F解讀:這一段文字不多,但是非常引人關注?梢哉f都是屬于文件中的“干貨”。首先“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這是沒有可商量余地的,就是一刀切。有家長提出質疑,2015年是不是僅在試點省份執行?晨霧認為不是。這不屬于“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無需做到“三年早知道”。但是這里有一處有些含糊:體育等特長生加分項目是否包含體優加分(二級運動員加分)?嚴格地說體育等特長生加分項目與優加分(二級運動員加分)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屬于自主招生優惠系列,后者屬于照顧加分系列。這里需要官方的解讀。而且文件還提到“確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合理設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邊疆民族特困地區加分政策”?梢娦枰匦乱幎ǖ募臃质马椷很多。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9月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根據《實施意見》,今年年底前,國家將出臺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文件,我們按照新的文件嚴格執行。應當以該文件為準。但是一句話,加分項目將會控制得更嚴格。
“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并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只適用于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市)招生”這句話請北京地區考生家長格外關注。因為北京是所謂地方性加分的“重災區”。根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公示的2014年高考照顧加分數據,加分考生人次排在前三位的加分項目為:少數民族、市三好學生和市優秀學生干部。十分巧合的是,在所有加分項目中,只有這三項是標注“*”的本地加分項目。這三項加起來為9673人次,占加分總數的比例高達90。78%。另根據6月30日教育部網站發文統計,2014年全國加分瘦身之后,全國奧賽科技類加分、體育特長生加分和地方性加分項目大幅減少;具有這三項加分資格的考生由往年的5萬人減至3萬人。由此可見,考生人數不足全國考生人數1%的北京,地方性加分人數卻占了全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我相信北京市教委會對這個問題認真思考的。另外《實施意見》的精神是地方性加分項目“原則上只適用于本。▍^、市)所屬高校在本。▍^、市)招生”,與北京2014年看似首次嚴格執行的“地方性加分項目只適合北京市的高校招生”是截然不同的。更加嚴格----顯然是不能包括那些坐落在北京的中央部屬高校。)
2。完善和規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申請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到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考核。試點高校要合理確定考核內容,不得采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規范并公開自主招生辦法、考核程序和錄取結果。嚴格控制自主招生規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
(晨霧解讀:關于自主招生的這一段也是對考生家長們影響重大的,并且不受“三年早知道”的影響,2015年就會在全國所有省份實施。首先最大的變化在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看到這句話,希望家長們要意識到,有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筆試可能會取消,取而代之的就是高考成績。高校已經沒有必要組織專門的自主招生筆試了,根據高考成績篩選面試名單即可。方式有點類似港校錄取,F有的自主招生聯考模式即便不被取消,也基本上不會再有高校采用的。因為那是多此一舉。不排除有極個別高校還會堅持自己的筆試環節,那估計也不是對通常知識的考核,而是某些專業所特許的知識的考核。高考后在進行自主招生確實有利于減輕當前“小高考”給考生帶來的負擔,同時通過這個嘗試為未來擴大高校自主權之后的完全自主招生積累經驗。)
3。完善高校招生選拔機制。高校要將涉及考試招生的相關事項,包括標準、條件和程序等內容,在招生章程中詳細列明并提前向社會公布。加強學校招生委員會建設,在制定學校招生計劃、確定招生政策和規則、決定招生重大事項等方面充分發揮招生委員會作用。高校可通過聘請社會監督員巡視學校測試、錄取現場等方式,對招生工作實施第三方監督。建立考試錄取申訴機制,及時回應處理各種問題。建立招生問責制,2015年起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對錄取結果負責。
。ǔ快F解讀:這一段主要是對高校的要求,考生和家長知道就行了,無需更多關注。)
4。改進錄取方式。推行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方式。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ǔ快F解讀:這一段是“干貨”,需要考生和家長更多地關注。特別是對于“推行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方式”,北京和上海的考生和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因為在全國所有省份中,只有北京和上海還在實行考前估分報志愿。實行考后報志愿,預計會受到考生和家長們的歡迎。雖然志愿填報的風險依然存在,但是由于考生是知分報志愿,考生高考發揮失常對志愿填報的負面影響將不存在。這項改革會受到一些頂級名校的反對,因為考生知道高考成績之后,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一些優秀考生可以拿著成績向高校叫板,這種現象在某些省份的名校招生已經發生過。因此《實施意見》稱之為“增加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這位未來進一步的招考分離改革留下伏筆。“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意味著未來錄取批次將不存在。這也是雙向需自由選擇的需要。但是這項改革必須與多元錄取機制配合才有作用。例如高考成績只相當于目前二本層次的學生,無論他在某些方面存在超常的優秀素質,在目前的錄取體系中他都不可能被清華北大錄取。如果沒有了錄取批次的限制,他就可以報清華北大,清華北大覺得他確實行就能錄取他。)
5。拓寬社會成員終身學習通道。擴大社會成員接受多樣化教育機會,中等職業學?蓪嵭凶匀雽W,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寬進嚴出。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參加考試提供服務。探索建立多種形式學習成果的認定轉換制度,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實現多種學習渠道、學習方式、學習過程的相互銜接,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2015年研究出臺學分互認和轉換的意見。
。ǔ快F解讀:這一段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與多數考生和家長目前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