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0 15:41:2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高考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論語·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里不完全是需要安排好父母才能就讀大學的意思,只是借用一下這個概念,說一說部分家長和孩子的一個關于選擇志愿和專業的誤區——對城市選擇有著太強烈的傾向性,很多家長和孩子就非常明確地和我說“我絕不離開北京”。
選擇高校不出京一般來說有幾個原因:一,離家了,生活不習慣,比如去南方沒暖氣、飲食不習慣等等;二,父母不習慣,孩子離家太遠,不能經常回家,想孩子;三,孩子不習慣,離家太遠了,不能經常回家,想父母;四,地區和同學就是資源,我們將來工作就限定于北京。
其實很理解家長或者孩子不希望離開北京的這種想法,我們就不多說了,我之所以認為不出京是一種誤區,是針對一部分家長和孩子的僅僅是因為“京”這個字而不離開來說的。
因為現代社會是一個流動的社會,有誰能夠終生待在同一個地方呢?那么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您總要有第一次離開,也就必須有第一次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開始一種新的生活的這樣一個適應,不得不承認,我們對孩子的寬容肯定比對成年人的程度要高,作為一個學生,最開始的不適應大多數人會接受并幫助你,但是如果是因為工作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去重新適應,周圍人對你的看法和寬容程度就會比看待一個學生要弱不少,所以既然早晚都要適應,那么早一些比晚一些肯定要好。
當然這不是決定性,我支持一些孩子走出北京來看世界是基于如下理由的:
1.希望被照顧是每個人的天性,但是逃脫束縛,去闖一闖也是不應該干涉的一種孩子的選擇,何況還可以鍛煉生活技能、吃苦精神;
2.增長見識和交往能力,你總要離開家的,如果你將來要出國,這也是一個預演和鍛煉;
3.最最關鍵的,很多外地名校的性價比很高,同樣分數在北京上一個二流的學校可以在外地上一個一流學校,因為實際情況是部分北京的院校之所以分數較高是因為學校名字前面的”北京“二字,其實很多“地理位置不好”的地區也不乏部委屬名牌重點高校和辦學特色鮮明的二本高校,他們的科研水平和師資力量在全國也都是名列前茅的,僅僅是地理位置不夠優越,與北京、上海同層次的高校相比較,這些高校的入學門檻低一些。毛主席說”人在地失,人地皆在;人失地在,人地皆失“,只要真正學到了東西,哪怕暫時離開北京,也會光光輝輝地回來,是金子,總會放光的嘛。同樣地,如果在高考成績上沒有太大優勢,與其在發達城市就讀實力很弱,甚至剛從專科升為本科的高校,倒不如舍近求遠,以距離換分數,去“兩北一南”(東北、西北、西南)選一所實力雄厚、辦學有特色的院校。
總而言之,選擇大學可以也應該考慮地區因素,但是不應該單純糾結于“北京”,風物長宜放眼量。因為,對孩子而言,在哪里上不是最最重要的,上一個好大學才是最重要的。
智康1對1高中數學名師
微信掃一掃
微信號:www_gaokao_com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