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頭一月 大學新生“心病”面面觀
2013-10-08 13:41:07人民網
大學新生開學 第一個月花銷好像“辦嫁妝”
衣服1000多元、手機3000多元、電腦3000多元、相機2000多元、iPad2000多元。在大一新生開學的第一個月里,各種學生“裝備”已占據了各大商超的主要位置。學生們在第一個月的開銷中,除了購買服裝、化妝品等傳統生活必備品外,對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iPad,新“四大件”的需求也在攀升。據紅旗街某家電導購介紹,這“四大件”在學生開學這段時間內,銷售火爆。那些年,我們的開學裝備
又是一年開學季,關于“大學生新生標配過萬”的話題再次吸引了眼球。過萬的開學裝備是否值得?在感慨大學迎新現場出現的豪車、闊氣行頭時,你還記得那些年,被你視若珍寶的開學裝備么?70年代:彩虹色網兜是標配;80年代:鋼筆、收音機成必備;90年代:隨身聽、BP機最時髦;新世紀:大塊頭臺式機、手機來了;如今: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
宜賓學院新生開始報到,他們到了學校首先要填一大堆的資料,不少學生在填父母生日、職務、政治面貌等內容時,都“不太清楚”。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在現場看到,在15名同學中,有5名同學詢問父母或者直接叫父母填寫。
體育課成擺設 軍訓讓大學新生身體素質原形畢露
“高三下學期學校就沒有體育課啦。”來自甘肅省的大學新生王玉琛在廣西柳州市軍訓休息時說。連日來,廣西科技大學正在進行入學新生的軍訓,烈日下,不少新生出現流鼻血、頭暈等癥狀,而更多的新生則受不了軍訓的考驗,頻頻向教官請求下場休息。
十一長假開始,意味著江城各大高校一年一度、如火如荼的社團招新活動,也基本落下了帷幕。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報名參加各類社團的新生中,絕大多數是因為興趣愛好,另一部分則是隨波逐流“打醬油”,此外還有一部分男生,報名完全是沖著心儀的女生而去。
“我的女朋友是學新聞傳播的,我想和她有點共同語言,所以我想應聘記者團,同時也想展現下自己的才華……”近日,“華中科技大學記者團”官方微博發布的一份“最坦白”報名表,引得不少網友會心一笑。有網友留言問:“這么萌的孩子,不知會不會被錄取呢?”
大學新生實行“禁電腦令”,暴露出學校指導學生規劃大學生活,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不足。
近日,北理工大一新生周明(化名)在寢室使用電腦時,被輔導員收走。在簽署“十一把電腦帶回家”的保證書后,才被允許取回。該校學工部表示,此舉是希望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學新生“心病”面面觀
新聞調查:2012年11月4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公布了對北京市近4萬名大學生的跟蹤調查結果:20%的大一新生不參加社交活動、不參加學校社團,感覺無法融入高校生活……大學開學剛剛一個月,大學新生難以適應高校新生活,凸顯出許多心理問題。據媒體報道,某高校大一男生,身在學校,心卻難以離開家離開母親,每天都給母親打電話,有一天竟然給母親打了十個電話,令母親十分無奈。大學新生難以適應新環境,由此引起心理上的焦慮感、疲倦感、無聊感、無用感、罪惡感等,這種現象被稱為“新生適應不良綜合征”,具體表現為新生活方式適應困難、社交困惑、自我定位的搖擺、奮斗目標的迷茫等。大學新生適應是其社會適應的前奏曲,適應能力的提高,不僅對大學生適應新生活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今后處理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問題都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