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北京市名校高一分班考試試卷分析
2013-08-14 14:58:34e度論壇
北京市名校高一分班考試試卷分析 | |
學校名稱 | 考試內容、特點及難度分析 |
人大附中 |
數學:2011年的考試與往年不同,無考前課程。考試分兩次,兩次考察方向不同,難度接近聯賽一試。對高中知識點的考察集中在函數、數列與不等式幾方面,近年來壓軸大題均為數列不等式綜合題;圓相關的幾何題目、創新型題目等給考生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物理:近幾年內考點集中在氣體狀態方程,恒穩電流,初中電磁學延拓和必修一里面的力學基礎。一般都是考兩次,側重點不同,難度比較大。 化學:高中部分考察了電化學、核外電子排布等高一的內容,但歷年高中部分的內容都有所差別,元素周期律、氧化還原反應、物質的量等高中內容都曾經在分班考試中出現。 語文:不考。 英語:形式與高考題相似,考核高中所學的虛擬語氣和獨立主格中的較難部分,難度非常大。 |
清華附中 |
數學:先學后測,初高中知識均涉及。最后幾道大題都主要是高中知識,如2009年考查柯西不等式,2011年考查數列,預計2012年高中知識也會是考察的重難點。 物理:側重力學和電學,偏重物理中的數學技巧,如矢量分析。采取先授課再考試的形式,考試內容會涉及部分高中物理的領域。 化學:不考。 語文:試題略高于中考水平。主要考察初中和高中知識的銜接,課內和課外內容都有,難易程度適中。 英語:英語生詞量和閱讀量比較大,題型較靈活,難度相對較大。 |
北大附中 |
數學:僅考察初中知識,但是對學生能力要求比較高。代數部分難度一般,但幾何部分較難,尤其是圓和二次函數部分,近幾年來創新題目較多,加大了不少難度。 物理:初高中銜接內容,力學比較多且多為競賽難度,對物理競賽的要求很高。 化學:只考初中知識,但難度較大,基本是初中競賽的難度。 語文:知識面較寬泛,偏重考察課外知識的積累。題目難度較大。作文為小作文。 英語:考試范圍極廣,多是初中所學知識,比中考略難。完型是高考題內容。 |
101中學 |
數學:考察初中知識,但難度大得多。2011年考試中,多邊形與圓等幾何題目難,大題以二次函數綜合題為主,還有一道概率題目。整體題量大,很多學生反映題目答不完。 物理:題目很活,實驗題較多,重點考察電學、力學部分,部分受力分析是高中的內容,例如三個木塊落在一起分析受力。整體難度接近奧賽水平,難度較大。 化學:有高中的知識出現,但主要都是與初中相關的高中內容,像電化學之類的全新內容很少出現。 語文:對于課外文學常識積累考察較多,內容寬泛。有對聯題。難度較大。作文為小作文。 英語:題量大,時間緊,很多學生反映時間不夠用。考試形式與中考比較類似。 |
四中 |
數學:僅考察初中知識。雖考前課程中講授包括圓錐曲線等高中知識,但考試中并未涉及;對二次函數、圓等知識點的考察較深。 物理:側重初中物理知識,題目形式比較新穎,電路分析可能會涉及到高中的混聯電路。 化學:只考初中知識。考題特點是題量大、難度大,雖然只考察初中知識,但難度要求達到了高中題目的水平。 語文:題型與中考相似,知識面寬泛,注重綜合素質的考查。題目難度較大。 英語:對語法和詞匯的考查較多,難度相對較簡單。 |
八中 |
數學:難度相對其他中學略低,主要是初中知識的深入和延伸,也會考查高中知識,如2010年考查了集合的基本內容,難度適宜。 物理:與中考難度相當,不會涉及高中知識,但題量比較大。 化學:不考。 語文:不考。 英語:題目較活,題量很大,考查一部分高中知識,有一些高考題。 |
八一中學 |
數學:數學難度較大,而且基本都是綜合題目,對學生知識聯系能力要求較高。主要是以初中知識為主,題量相對其他中學較大。 物理:中考難度,無超綱內容,偏向力學的考察。 化學:只考初中知識,難度超過中考,題量較大,要求考生對初中化學非常熟悉。 語文:要求考生積累程度較高,含課外文言文、詩歌鑒賞考察,作文偏向于話題作文。難度非常大。 英語:詞匯量大,完型、閱讀、詞匯、句式比較難,單選考語法,以初中為基礎,但難度大。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與基本語法能力。考查一部分高中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