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高考政治卷特點
2013-06-13 10:35:00上海招考熱線
2013年上海高考政治卷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兩個詞:變革與穩定。變革主要體現為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而在緊抓熱點問題、保持適中難易度和區分度以及注重能力考查等方面則秉持政治卷的一貫風格。
一、變革
2013年政治試卷變革主要體現在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
1.結構變革
2013年政治試卷發生了比較大的結構性變革。從考試題型看,去除了不定項選擇題,試卷由單選題、簡答題、分析說明題和論述題四個部分構成;從考查內容看,三個學段的基礎型課程內容所占總分比例發生了變化,其中高一、高二年級由32%調整為35%,高三年級由26%調整為30%;從測量目標看,考查能力的權重發生了變化,其中識記能力由15%調整為5%、理解能力由20%調整為15%、分析說明能力由35%調整為50%。
2.內容變化
2013年政治試卷在內容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對時事內容的考查由原來側重識記能力改為側重分析和評價能力,使試卷從純粹對識記的考查演化為在此基礎上,運用學科知識、原理和能力要求,分析和評價時事內容的考查;其次,論述題由政治常識改為經濟常識,這一調整既適應了考綱“綜合運用經濟、政治的基本概念、原理展開論述的能力”的要求,又適應了對經濟常識考查的社會需求;再次,各部分的題量和分值配比變化較大。單選題的考查內容由經濟常識、政治常識和哲學常識三部分構成,題量由去年的20題變為30題,分值也由每題2分改為3分。此外,各部分分值配比也發生變化,除了單選題由42分調整為90分外,簡答題由25分調整為32分,分析說明題由36分調整為12分,論述題由20分調整為16分。
二、穩定
2013年政治卷除了上述結構和內容的變化之外,其他內容基本保持穩定。
1.緊抓熱點問題。試卷以熱點問題為切入口,考查考生對學科基本知識、原理的識記、理解、分析說明、綜合運用和評價能力。
從重大的時政熱點看,第35題和第31題考查了發生在我國的兩件大事,即黨的十八大、十二屆全國人大;在國際問題上,第32題從對外貿易、時代潮流和國家利益角度,要求考生回答我國加強與金磚國家合作的必要性和意義。
從重大的經濟熱點看,“營改增”是近一年來的經濟熱點問題,第18題對此進行了考查;在我國成為被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的背景下,第20題考查對反傾銷的理解;第26、27題分析城市廢舊家電的處理問題。
從重大的社會熱點看,第36題從政府和市場如何做的角度考查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問題;第29題以物聯網番茄的生長過程圖示為材料,考查食品安全問題;第2題和第15題考查建設“美麗中國”,其中第2題以人民政協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視角考查政協的職能,第15題以學生撰寫調研報告尋找數據資料的方式考查生態文明建設;第6題考查城市古建筑保護的方案設計;第25題考查對現代中國文化發展的認識;第5題考查對上海市推廣家庭醫生制度這一做法的意義的理解。
從重大的科技熱點看,第13題考查了“3D”技術,第28題考查了物聯網技術。
2.保持相對穩定的難度和區分度。為了適應試卷結構和內容變革的需要,試卷對于難度有一個總體把控,即保持相對穩定,同時在區分度上做了一些努力。首先,從整體上看,不出偏題、怪題,利于考生發揮;其次,從利于考生入手的角度看,試卷的每部分實行從易到難的梯度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