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4)
2013-05-22 15:16:02圣達信教育文章作者:梁挺福
【作文猜想三】修養 · 大進步
一、作文素材
(一)一則來自臺灣電視臺的報道說,2007年3月27日, 野柳地質公園接待一批來自大陸常州的旅客后,公園的巖壁上刻了簡體字“中國常州趙**”字樣,巖壁上以前是沒有字的。為此,臺灣觀光局要求海旅會必須適當處理相關人員。
(二)2013年5月17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呼吁中國游客注意言行。他強調要樹立“中國游客的良好形象”。汪洋近日在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的電視電話會議上,批評部分中國游客的素質和修養不高,常常遭到媒體的非議,有損國人形象。他列舉了包括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旅游景區亂刻字、過馬路時闖紅燈、隨地吐痰等行為。
(三)“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近日,一位網友發布的“中國式過馬路”的微博火了。圖片上,有好幾位行人并沒有走在斑馬線上,而是走在旁邊的機動車變道路標上,其中有推著嬰兒車的老人,也有電動車、賣水果的三輪車。這條微博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二、構思點撥
這是多靶心的材料作文,角度可以多個,但要明白材料所折射的是公德心與文明素養等問題。
同樣是炎黃子孫,為什么這種現象在臺灣變得很嚴重?不一樣的公德心,為什么在大陸見怪不怪?“趙**”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濃厚的文化基因,如“齊天大圣到此一游”。此種惡習已根深蒂固的那些國人,還會把這些陋習帶去哪里?另外:見微知著--“到此一游”事小,卻是對社會公德、國人形象的一種褻瀆;聚焦小事,升華人生;做人不應忽略小事;檢點言行,注重小節;細微處的修養不能忽視;從改變點滴陋習做起……也是切題的立意。
有關中國旅客在國外表現不文明的報道,近年頻頻見諸報端。作為中國崛起的效應之一,中國旅客的鈔票滋養了國外與境外的旅游景點和服務行業,中國民眾的陋習也隨之展示在外人眼前。
從過去全力拼經濟,到如今行有余力能關心民眾的文明素質,而且關注到民眾在外地旅游的行為舉止。在討論公民旅游文明素質時,官方媒體明確將之與中國崛起與建設“軟實力”掛鉤;而中央部門能以擺事實的姿態,不加掩飾地自揭其短,正說明,中國真的是非常自信了。
“中國式過馬路”無疑是增加交通事故的一個原因。國民素質是一種相互影響的社會現象,但同時也需要科學的制定現實可行的法規條文來保障各方面的利益。隨著法律意識的增強,隨著對司機懲罰的增強,而“中國式過馬路”最終也會得到改變。
“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接送”,“中國式插隊”……這些多年來最平常、最不受關注的“中國式現象”,如今被搬上了網絡,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熱議。可喜的是,正視這些其實就是人們思想意識上的一大進步,說明今天的社會開始反思這些弊端,思考怎樣來改進和完善我們的生存環境,“改”然后知不足,社會和諧由此而開始。
【作文猜想一】飛翔·中國夢
【作文猜想二】挫折·向上路
【作文猜想三】修養·大進步
【作文猜想四】絕對·易磕碰
【作文猜想五】深入·大收獲
【作文猜想六】奮斗·青春夢
【作文猜想七】停下·大踏步
【作文猜想八】慧眼·更慧心
【作文猜想九】習慣·成大器
【作文猜想十】長路·才會遠
相關鏈接
高考作文大全 |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 | 全國高考真題| 高考作文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