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時事政治試題:發揚光大京劇藝術
來源:新東方在線 2013-05-21 15:39:32
【背景材料】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李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21日說,要努力使京劇這一國粹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不斷發揚光大,切實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歷史重任。
劉延東21日到國家京劇院看望京劇藝術家,觀看劇目排練,聽取劇院和藝術家對振興京劇的意見建議,向京劇界新老藝術家表示敬意和問候。她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下,經過一代又一代京劇藝術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京劇藝術的傳承發展取得喜人的成績。國家京劇院作為國家級重點文藝院團,與全國廣大京劇藝術工作者一起,創排演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優秀劇目,匯聚和培養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京劇藝術家,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京劇藝術的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劉延東強調,京劇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是人類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廣大京劇藝術工作者要弘揚傳統,勇于創新,求真務實,繼往開來,以繁榮發展京劇藝術為己任,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把握正確藝術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聰明才智,努力把京劇傳承、劇目排演、人才培養、傳播普及、對外交流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要大力推進繼承創新,努力創作具有國家水準、民族風格、中國氣派、時代特色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藝術精品、傳世之作。要大力加強人才培養,努力造就德藝雙馨的優秀專業人才和復合型的經營管理人才。要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立面向人民、面向社會、面向世界的科學管理模式,不斷增強京劇藝術傳承傳播的生命力。要大力弘揚中華文化,擴大對外交流,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要大力推廣普及京劇藝術,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下基層”等公益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她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繼續熱情關心、大力支持京劇藝術的繁榮發展,為京劇藝術工作者和藝術家創造良好條件。
著名表演藝術家李世濟、杜近芳、劉秀榮、劉長瑜、高牧坤、楊春霞、耿其昌、李祖銘、于魁智、李勝素等出席座談會。
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理論分析·文化生活】
1.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它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京劇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是人類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對經濟、政治又有重要的反作用。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深入持久的影響。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京劇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是人類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廣大京劇藝術工作者堅持弘揚傳統,勇于創新,求真務實,繼往開來,以繁榮發展京劇藝術為己任,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把握正確藝術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聰明才智,努力把京劇傳承、劇目排演、人才培養、傳播普及、對外交流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3.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在我們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祖國統一的強烈認同感。對待傳統文化要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承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繼承與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廣大京劇藝術工作者大力推進繼承創新,努力創作具有國家水準、民族風格、中國氣派、時代特色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藝術精品、傳世之作。
5.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又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同時,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廣大京劇藝術工作者大力推進繼承創新,努力創作具有國家水準、民族風格、中國氣派、時代特色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藝術精品、傳世之作。
6.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京劇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是人類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廣大京劇藝術工作者大力推進繼承創新,努力創作具有國家水準、民族風格、中國氣派、時代特色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藝術精品、傳世之作。
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