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么”,“你辛苦么”“你打過架么”……如果被問這樣的問題,你該怎么回答。
為期3天的復旦大學2013年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面試昨天結束,1500多名江浙滬考生會聚復旦,接受了300多位教授的“拷問”。
昨天面試結束后,來自文科、理科和醫科的三位面試專家透露,所有的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考生能自圓其說,思維邏輯清晰,表現真誠,就能獲得高的排名。
考生們也會向考官發問
復旦自主招生的模式是隨機分配的五名考生組成一組與專家組隨機配對,一名考生分別接受五名專家一對一的面試,時間總計75分鐘。
據考生們反映,教授們的問題五花八門,“奇葩題”不少,比如一些復旦教授也“變身”為央視記者,問起了考生“你幸福么”,“你辛苦么”,還有考生被逼問“你打過架么”,“你談過戀愛么”,甚至有教授問起“西游記有幾個妖怪”“梁山上吃什么肉”“人為什么鼻孔朝下長”。
考生們也會向考官發問,有直截了當型:“你們復旦究竟要招什么樣的學生”,有學術型:“肝癌和乙型肝炎有什么不同,吳孟超院士和聞玉梅院士目前關于乙肝疫苗的研究有何不同”,還有詩意型,考生現場給專家朗誦了一首詩《我把孩子交給了你》“這樣一個純樸的孩子交給你,四年以后你把怎么樣一個孩子還給我”!
考生們的反映不一,有的認為面試很輕松,與教授像聊家常,也有考生認為,教授直接就來個“壓力面試”,考生小孫就說:“有個‘壓力型教授’不斷提問,你回答不出他就繼續問,一直問,我每說一個答案他就否定。”
用博士生的題考高中生
專家也承認,有些面試題比較難,用來考博士生的題也會用來考高中生,還會不停地發問,設計很多的陷阱。比如面試專家提問關于中國航母的話題,專家問:“聽說過中國航母嗎?”考生答:“聽說過的。”專家再問:“中國為什么要發展航母?”考生答:“大國啊,大國就要有航母啊。”專家接著問:“我們有航母是安全的嗎?”考生回答:“當然安全了。”專家繼續問:“我們沒有航母,那是不是比較不安全?”考生回答:“那肯定是。”專家繼續發問:“我們航母解決什么問題?”考生又回答:“我們國防建設,在國家利益受到威脅時可以維護國家主權。”專家再問:“人家沒有航母是不是比較不安全?”考生此時知道走入陷阱了。
面試專家們表示,面試中有考生會根據專家的需要,進行一些討好專家的回答,考生不必討好專家,應該把自己的真正想法答出來,而不是在猜專家喜歡的所謂標準答案。
面試官最青睞三大特質
究竟什么樣的考生最受青睞?面試專家表示,有三大特質很重要,一是真誠,二是邏輯思維非常清晰,三是能根據了解的知識面進行分析或者歸納。
一位醫科專家補充說,他比較注重學生的辯證思維,面對一個問題的分析能力,要很辯證而不能僵化。同時要能表現出視野的寬度。專家還請考生放心,考生觀點涇渭分明也會得高分,考生的觀點如果與教授的觀點相左也沒有任何問題,只要能夠自圓其說,邏輯清晰,因為任何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專家們最希望及時抓住學生心中的那一點火花,發掘出真正具有創意和創新能力的人。
精彩推薦:復旦大學2013年自主招生部分面試題 筆試題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