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考志愿填報勝經 文章作者:張藝執(zhí) 2013-01-13 01:13:37
2.怎樣選用這波動系數?
波動系數,雖然感覺有點復雜,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確的選用方法,就會除弊興利、錦上添花。
(1)這里先簡單地介紹一下什么是“大小年”、“三角年”?
所謂“大小年”的現象,就是某個或某些學校的招考人數很不穩(wěn)定,起伏很大。某一年填報該校的人數比計劃招生數高出許多,直接結果是當年的錄取分被抬得很高,這一年稱之為“大年”。由于這一年錄取分很高,競爭異常激烈,使下一年許多考生都望而卻步,不再報考該校了,帶來的結果是參與競爭的人少,錄取分數相應就降下來,甚至降到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或其附近,人們將其稱之為“小年”。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上一年的錄取分不高,可能報考的人又多了。如此循環(huán),報考人數和錄取分數起伏十分明顯,就形成了所謂的“大小年”現象。出現“大小年”的學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較向往的學校,這從其每年的高考錄取分數中便可看得出來。不是每所學校都會有“大小年”現象,同一所高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現象,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大小年”現象。
“三角年”則是筆者自創(chuàng)的一個名詞,想說明的是這樣一種學校招生錄取的現象。某些學校的報考人數連續(xù)幾年基本上比較穩(wěn)定,起伏不是很大,使得學校每年的錄取最低分數線(校線)好像似沿著三角的斜邊逐年緩慢推高(不排除其中有個別年份略有下降),經過幾年(至少2年以上)的上升后,突然在某一年,報考的考生感覺該校錄取分數太高,有點高不可攀的時候,便都紛紛轉報其他學校,這時該校的報考人數劇減,導致學校錄取分數線就一下從高點降到了某個底點,即從三角形斜邊的高處跌落下來,甚至掉到三角形的底邊(當地錄取控制分數線)或者附近。以后再周而復始。北京大學在四川省2005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是如此,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市2007年的招生錄取情況也是如此。實際上許多名牌大學、重點大學都曾經有過此種情況。這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理性的報考行為所導致的;可以說“三角年”的現象比“大小年”的現象要普遍一些,只不過,大家沒有對此加以注意罷了。非常值得考生及家長加以重視。
現通過舉例來加以說明。
如何預測武漢大學2005年在鄂錄取分數線?
通過查閱前幾年的錄取資料可知,湖北省:
2004年理工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為分,
2003年的理工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分,
2002年的理工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分,
武漢大學在湖北:
2004年理工類的錄取最低分數線分,
2003年理工類的錄取最低分數線分,
2002年理工類的錄取最低分數線分,
這樣一來,第一步計算兩線差就很方便了。武漢大學在湖北省理工類2002年的兩線差為,2003年的兩線差為;2004年的兩線差為。
知道了兩線差,第二步再計算兩線差的平均值:
即預測得出的武漢大學2005年在鄂理工類錄取分數線574分。再看實際情況:該校2005年理工類一志愿投檔分數線572分,實際錄取分數線569分,是經過兩次增加招生計劃,分別為180個名額和45個名額,才由572分降低至569分。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