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校區開工 主要面向內地招生
2012-10-12 10:33:58南方日報文章作者:周游 王輝
11日,汪洋、朱小丹、林鄭月娥等察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規劃模型。
10月11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批籌暨啟動校區開工儀式在深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出席儀式并宣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建設正式開工。省長朱小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等出席儀式并致辭。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宣讀了《教育部關于批準深圳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籌備設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函》。
內地與香港CEPA協議以及《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來,粵港、深港在服務業等領域更緊密合作成效日益顯現,形成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一批合作成果。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本月正式試運營以來,大膽改革,在管辦分開、“先全科,后專科”、“打包”收費等方面實現創新。儀式前,汪洋、朱小丹一行來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聽取了該院運營情況匯報,參觀了醫院設施,與醫生、患者、義工親切交流。汪洋說,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開辦帶動了深圳市醫療體制改革,也帶動了粵港服務業合作。廣東要在CEPA框架下進一步探索與香港服務業的多種合作模式,開拓合作領域,深化合作成效。
汪洋、朱小丹隨后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批籌暨啟動校區開工儀式現場,聽取了校園規劃設計和籌建情況介紹,并出席了開工儀式。
朱小丹在致辭中代表廣東省委、省政府向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的成功合作表示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教育部、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等中央部委表示感謝。朱小丹表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批籌設立,是在“一國兩制”方針下落實CEPA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深化粵港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不僅有利于我省引進香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探索多種合作辦學模式、促進廣東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而且有利于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加快培養國際化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廣東省委、省政府將全力支持學校的建設發展,努力促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早日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為我國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
林鄭月娥在致辭中向教育部、廣東省對香港高校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林鄭月娥表示,廣東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大力推動粵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合作,香港中文大學和深圳大學合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在CEPA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下粵港兩地共同編制的2012年重點合作項目之一。廣東與香港兩地地緣相近,文化相親,經過多年共同努力,粵港兩地達成了合作默契。希望兩地高校趁勢而上,在高等院校和人才培養方面作出更多貢獻。
王榮在致辭中表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建設將為創新境內外合作辦學模式進一步提供新鮮經驗,為推動粵港、深港更緊密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儀式由深圳市市長許勤主持。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殷曉靜;廣東省委常委、秘書長林木聲,副省長招玉芳、陳云賢;香港大學校董會主席梁智鴻、校長徐立之,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鄭海泉、校長沈祖堯等出席了有關活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