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中學2013屆高三第一次語文模擬試題答案
來源:中學學科網 2012-10-09 17:13:03
重慶市涪陵中學2013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語文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解析】C。“‘文化符號’具有當代性才能呈現它應該有的活力”概括文意不全。原文既有“只有多元、現代的文化符號才能展示完整的、充滿活力的中國形象”這樣的話語,也有“堅持傳統與當代的結合,創新與積淀的整合” 這樣的論斷。
2、【解析】B “基本”和“根本”的內涵外延一至。 A項,“對這種文化傳播活動作者顯然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一句表述有誤,原文就有“堅持傳統與當代的結合,創新與積淀的整合”這樣的話語,說明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并不是“完全否定”。C項,原文見第2段中第1句。D項,原文見第4段“也要有民間的、個體的交流與溝通”
3、【解析】D“因此美國文化的影響力都體現在其當代性上”錯誤,原文沒有這樣的論斷。
4、【解析】A。“患”意動用法,翻譯為“以-----為患”或是“懼怕”。
5、【解析】C。③.反映的是奚斤的應戰對策;⑤是說安頡善于安撫士眾;
6、【解析】B。奚斤認為他們“在軍馬缺乏的情況下”,不是敵人的對手。可見不是他們沒有騎兵。
7、【答案】頡曰:“今猛寇游逸于外,而吾等兵疲力屈/士有饑色/不一決戰/則死在旦夕/何救兵之可待也”(每對2處得1分)
翻譯①我軍原本是奉詔殺賊的,如今卻退守在這個窮乏的城池,即使不被賊寇所殺,也會因違犯法令而受到誅殺。(基本每句1分,重點詞“乃”“窮城”“誅”和被動句,全句大意1分)
②等到他去世的時候,歸降的宋軍士兵(劉義隆的士兵),沒有不嘆惜的。(注意:卒:去世,1分;義隆士卒降者:定語后置現象,1分;大意1分)
請下載附件: |
《 重慶市涪陵中學2013屆高三第一次語文模擬試題答案》 |
(![]() ![]() |
相關閱讀: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