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識點:經濟常識57個考點與分析(3)
來源:天利淘題 2012-08-30 14:41:14
五、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1)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
國民收入的分配;財政收入和支出;財政的巨大作用。
(2)稅收與納稅人
稅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六、銀行和儲蓄者
(1)我國的銀行
銀行的產生;銀行的分類及其職能;銀行的業務和作用;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2)公民的儲蓄
存款儲蓄及其作用;債券與商業保險。
注:考點中要注意的問題
1、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總產品是交*的關系。國民收入與物質生產部門所創造的那部分國民生產總值不是等同的。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收入的分配是不同的。國民收入的分配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不是由國家統一分配;財政收入是由國家經過預算進行分配的。國民收入經過分配分為積累和消費兩部分,財政收入經分配后也分作積累和消費。但兩者不等同。財政收入的一部分來自國民收入,另一部分來自非物質部門。
2、財政收支的三種情況:收大于支;收等于支,或收大于支略有節余;收小于支。第一種情況意味著財政沒充分利用,第二種狀況叫做收支平衡,第二種狀況就是財政赤字,財政赤字主要*借債來彌補,但發行貨幣也是一種消除赤字的辦法。不能籠統地看財政赤字是有利還是有害。一般說來,財政赤字過大會引發通貨膨脹,但近年來我國運用適度的財政赤字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平衡總供給和總需求等產生了良好的作用。
3、我國仍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運用財政收支來調節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生產決定分配,生產決定交換,生產決定消費。所以影響財政,稅收增長,儲蓄增長,家庭收入等的根本原因(基礎性)都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
5、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強制性、固定性和無償性,這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但其他財政收入形式并不是完全否定這些特征。它們也可能具有其中的某一個甚至兩個特征。稅費改革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是利用稅的固定性特征來讓農民減負的。
6、中國人民銀行作為領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國家機關,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一一制定貨幣政策、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促進經濟增長。銀監會既不是國家機關,也不是企業法人,但是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法人。銀監會產生后,行使著監管金融機構的職責,形成了出國資委、證監會、銀監會組成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使我國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
7、要弄清債券與股票,政府債券、金融債券與公司債券,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幾組概念的區別。
8、從廣義來看,對公民來說,儲蓄存款,購買債券,購買商業保險和購買股票都屬于投資行為,都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但從貨幣流通的角度看,居民儲蓄的直接結果是貨幣退出流通,只有當銀行再貸出時貨幣才又進入流通。
9、雖然200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但我國仍然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使我國的金融政策具有連貫性,對防范金融風險,促進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10、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國家的重要政策。但兩者又有不同。調節經濟的手段不同,財政政策是運用財政收入和支出來調節,貨幣政策是通過調節貨幣的供應量和需求量來調節。制定政策的機關不同,財政政策中的財政收支計劃必須經過人大的批準,貨幣政策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財政調節更具有直接性,貨幣調節則相對具有間接性。
相關閱讀: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