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兩岸四地造富大學排行榜
2012-07-02 17:08:03中國校友會網
2012年6月25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最新《2012中國大學星級評價報告》,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3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排行榜。報告顯示,香港中文大學首次入圍中國“六星級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等榮膺“2012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美譽;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等榮獲兩岸四地最佳藝術體育類大學美譽;臺灣輔仁大學、臺灣長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仰恩大學和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等院校榮膺兩岸四地最佳私立大學美譽。報告還最新發布“2012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杰出校友排行榜”等榜單,臺灣大學勇奪兩岸四地大學2項第一,培養和造就了2位諾貝爾和沃爾夫獎獲獎科學家和9名全球億萬富豪企業家校友,一舉摘得中國兩岸四地“世界杰出科學家搖籃“和“全球億萬富豪搖籃”2項桂冠。
兩岸四地全球億萬富豪中“知識富豪”近7成
報告指出,美國福布斯雜志與胡潤研究院作為全球知名的財富研究機構,自20世紀90年代起連續多年發布全球億萬富豪榜,每年榜單公布時,均受到了世界各國經濟界和新聞界的廣泛關注和肯定,已經成為反映世界經濟發展和財富變化的晴雨表,上榜的全球億萬富豪企業家均是世界各國最具財富創造力和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他們對世界、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一個國家全球億萬富豪企業家數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教育水平、國際競爭力與全球經濟影響力。
為反映中國兩岸四地大學人才培養能力特別是全球商界精英的培養能力,引導中國一流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看齊,實現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杰出人才培養的多樣化與國際化。報告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介紹,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2中國兩岸四地造富大學排行榜”,榜單是通過對1996-2012年福布斯和胡潤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榜的全球億萬富豪企業家求學背景統計得出的,榜單是“中國兩岸四地大學全球富豪校友排行榜”的自然延伸,自2011年起已連續第2年發布。
報告顯示,在調查到得1996-2012年福布斯和胡潤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榜的全球億萬富豪企業家中,來自中國兩岸四地的富豪企業家有248人。其中,2012年上榜的全球億萬富豪有157人,約占富豪總數的63.31%,財富合計近4249億美元。其中,擁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兩岸四地全球億萬富豪有170人,占富豪總數的68.55%。共畢業于兩岸四地的75所院校,其中,大陸地區有63所,臺灣地區有8所,香港地區有3所,澳門地區有1所。整體來看,大陸高校培養和造就的全球億萬富豪企業家最多,總數上遙遙領先于港澳臺地區,這主要得益于1978年以來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大陸人口眾多,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市場容量遠大于港澳臺地區等因素,涌現出了一批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家,如百度的李彥宏,三一重工梁穩根等。
報告指出,盡管大陸高校上榜富豪校友盡管在總數上遠超出港澳臺高校,但是從企業規模、資本市場市值、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等方面看,香港臺灣地區大學校友富豪比大陸高校上榜富豪要略勝一籌。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副教授王凌峰分析指出,大陸1978年才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港臺地區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即抓住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二戰后經濟高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革命使發達國家生產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工業的戰略窗口期,利用質高價廉的勞動力資源和積極的出口導向之政府經濟政策,經濟快速發展,躋身亞洲四小龍。換言之,港臺地區經濟步入快速發展軌道的時間比大陸早了20多年,且港臺地區與歐美國家在政治、文化領域的交流強度與深度比大陸高得多,與大陸企業家相比,港臺企業界更熟悉歐美政治經濟文化,自然為港臺企業家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了必要的可能與條件,因此港臺大學富豪企業規模、國際競爭力比大陸大學富豪略勝一籌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當然,進入21世紀后一批大陸企業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將逐步提升大陸高校校友富豪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校友會網2012中國兩岸四地造富大學排行榜上榜高校地區分布
序號 |
所在地區 |
上榜高校數 |
富豪人數 |
全球富豪企業家校友最多的大學 |
1 |
大陸 |
63 |
97 |
復旦大學、浙江大學 |
2 |
香港 |
3 |
6 |
香港大學 |
3 |
澳門 |
1 |
1 |
澳門科技大學 |
4 |
臺灣 |
8 |
19 |
臺灣大學 |
中國校友會網說明:以上數據及資料均來自1996-2012年福布斯和胡潤全球億萬富豪榜
臺灣大學最盛產全球億萬富豪,雄居兩岸四地大學首位
報告顯示,在1996-2012年福布斯和胡潤等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榜的富豪企業家中,臺灣大學造就的全球億萬富豪校友最多,有9人,問鼎中國校友會網“2012中國兩岸四地造富大學排行榜”榜首,遙遙領先于中國兩岸四地其它高校,榮膺中國兩岸四地“全球億萬富豪搖籃”美譽,著名富豪校友有臺大陳文琦和林百里等。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有5人,并列第二,著名富豪校友有郭廣昌和周成建等。北京大學和天津大學,各有4名全球億萬富豪校友,并列居第四;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深圳大學等各有3為全球億萬富豪校友,并列第七,著名全球億萬富豪校友有昝圣達、王傳福、梁穩根、馬化騰、黃子欣、林書鴻和鄭信義等企業家。
理工科背景富豪占絕對優勢,臺大電機專業造就最多全球億萬富豪校友
分析發現,中國兩岸四地大學富豪企業家校友中,擁有理工科背景的富豪企業家是占絕對的優勢,擁有文科教育背景占有相當比例;整體而言,綜合性高校比理工科高校在富豪企業家培養上更具優勢,前十名的高校中占據多數。報告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從富豪校友就讀專業來看,大多畢業其就讀大學的王牌專業和優勢專業;其中,臺灣大學電機專業造就的全球億萬富豪校友人數最多,共培養出陳文琦、林百里、蔡明介和張虔生等4位中國全球億萬富豪,堪稱中國兩岸四地大學造富能力最強的專業。
卓越的“造富能力”已成“世界一流大學”重要特征之一
調查發現,世界一流大學不僅為全球培育一流的科學家,更為世界培育一流的政治家和企業家,可以肯定地說,正像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科技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一樣,全球億萬富豪亦是商業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所以,能持續培養出全球億萬富豪的高校亦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杰出代表、全球頂尖大學的楷模。報告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卓越的“造富能力”和吸納校友捐贈能力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一流大學也是全球頂尖富豪企業家的搖籃。
北大清華為何不低哈佛斯坦福?狹隘的人才觀制約企業家產出
從2012中國兩岸四地大學富豪校友排行榜中發現,雖然清華、北大位居2012中國大陸造富大學排行榜冠、亞軍,造就了大陸地區最多的富豪企業家,但是在全球商界精英培養方面,優勢不突出,有待進一步提升。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副教授王凌峰指出,與美國哈佛和耶魯大學,兩岸四地高校尚無與之相比,美國頂尖大學校友富豪的產出特點有二:第一是富豪捐贈數量級驚人。根據美國福布斯志統計顯示,哈佛大學造就了50名在世的全球億萬富豪,名列全美大學榜首,如微軟公司CEO斯蒂夫·鮑爾默以及大衛·洛克菲勒等人,比爾蓋茨均是世界著名的企業家,對世界的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都為哈佛大學提供過巨額捐贈;很多非富豪級的校友也在自己能力范疇之內向學校捐款。第二,大學校友富豪高度集中于少數大學。美國《福布斯》雜志最新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億萬富豪集中畢業于少數美國院校,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20所大學院校培養出的億萬富豪人數就占了469名當中的52%,剩下的48%則分別來自于182所不同的大學。
相比之下,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的在杰出國際商界精英培養遜色不少。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副教授王凌峰分析指出,最主要原因當然是首先兩岸四地市場經濟發育成熟程度與市場總量規模仍然不敵美國。比爾蓋茨如果出生在中國。同樣可能是一名中國大陸的超級富豪,但是失去了美國超級全球大國的平臺與背景,稱為世界級富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換言之,大學校友富豪的產生,不僅僅是大學與富豪的資源與能力之爭,更是國力之爭。其次。大陸大學校友富豪目前沒有美國集中的原因是目前大陸活躍的一批大學校友富豪多數在上世紀80年代甚至更早畢業,當時中國高等教育最優質資源集中程度遠低于今天,因此目前統計的大陸高校校友富豪分布目前較為分散。可以預見,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以及高等教育最優質資源的不斷集中,大陸大學校友富豪的產出與分布最終將會呈現出與美國大學一樣的高度集中格局。
當然,總的來說。中國大陸部分名牌大學培養的富豪與它們在大陸所處的地位、特別是生源質量是不相稱的。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副教授王凌峰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兩個:一是本科畢業后出國留學不回國服務,杰出人才流失。二是優秀學生扎堆熱門專業、畢業后又扎堆大型國營企業行業,不利于人才成長;因大型國營企業的高管要成長為企業家也受到種種限制。中國高校需要調整其過去比較狹隘的人才觀,不能將人才僅僅局限于科學家、工程師、政府官員,必須充分意識到企業家、高級管理人員,特別是將高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與服務的創業型技術人才是21世紀大學需要著力培育的人才類型。除了基礎學科研究不能短期內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之外,大多數科研成果只有轉換為現實生產力才真正具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