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高考熱議:京豫考生命運落差25倍

          高考熱議:京豫考生命運落差25倍

          2012-07-02 10:27:13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作者:馬暉 宋海濤

            6月25日,對于18歲的洛陽少年張成溪(化名)來說,是個不一般的日子。

            這天,2012年河南高考成績將在子夜零時放榜。為了這個決定命運的分數,包括張成溪在內的80萬河南考生苦讀了12年。

            “估計當天查分的人會很多,我不準備睡覺了,刷網!” 學文科的張成溪覺得自己在剛剛過去的高考中發揮正常,“估分560多分,也就去年一本線邊上吧”。

            從這天起,今年全國各省市的高考成績陸續公布。不過,就在當天,一則網絡上被廣為轉載的報道,卻讓他多少有點不爽。

            這天的媒體報道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其研究課題“大學招生與憲法平等”中得出結論:廣東、安徽考生考進北大的概率只有北京孩子的1%。以北京大學為例,北京學生考上北大的幾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廣東考生的37.5倍,是貴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轉述這一結論的一條微博,在很短時間內被轉發7000多次。眾多的轉發者當中,就有張成溪。他第一次知道,不同地方的考生報考同一所大學,面臨的可能是大不一樣的命運。

            高考真的公平嗎?這一議題正如6月的驕陽烤熱中國的輿論場。

            G9的游戲規則

            從本周起,今年全國各省市的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北京市高考一本線理科為477分,文科為495分;河南省的一本線,理科為540分,文科為557分。

            “這個分數線的劃定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今年考生的總體發揮水平,二是高校在我們這里投放的招生指標。”中部某省考試院一位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對于一些省市間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懸殊情況,該負責人認為,除了個別省份計分方式不同外,主要還是因為招生指標的多寡。

            為了弄清高校招生中是否存在著區域失衡狀況,本報記者以河南省與北京市兩地為例,統計了2012年G9高校聯盟在兩地的招生投放指標。

            所謂G9聯盟,是由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組成的聯盟。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均屬國內一流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尖。

            依照這9所高校官方網站上所公布的“2012年招生計劃”中的數據,經計算得出,今年這9所大學在北京市總的招生計劃是936人,而在河南省投放的計劃是935人。

            而據地方招生辦此前披露的數據,北京市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考生人數是73460人,連續第六年減少。而河南省則為80.5807萬人,考生數量穩居全國第一。

            這就意味著,G9在80萬考生的高考第一大省河南所投放的指標,比在僅有7萬考生的北京市所投放的指標,還要少一個人。

            具體到學校, 2012年,北京大學(含醫學部)在北京總共投放了414個招生名額(醫學部368人),而在河南今年的招生計劃則為108人(醫學部28人)。清華今年在北京招生計劃是203人,而在河南僅招91人。

            依照上述數據計算,如果你是個北京的考生想要上清華,考取的可能性是1/362;如果你在河南參加高考的話,想上清華的可能性是1/8855,兩者相差將近25倍。

            相對于北大、清華的“偏心”,G9聯盟里的其他幾所大學在河南所投放的招生指標要比北京多。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南京大學在北京投放的名額是56人,而在河南投放的名額是68人;西安交大在北京投放45個名額,在河南投放了135個名額。

            “不過,你注意看一下,這幾個學校在自己所在地的招生指標也非常多,其實跟北大、清華本質是一樣的。”前述某省考試院的工作人員提醒記者說。

            僅以上海的復旦、交大兩所G9高校為例,統計顯示,復旦大學2012年上海市高考招生計劃為101人,交大在上海招生91人(含3名國防生)。而這兩所學校在河南一省投放的指標,不過分別是56、75人。

            而今年上海參加高考的考生有多少?據上海市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顯示,僅有5.5萬考生。

            高校布局東南傾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現有高校的布局有關。”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教授介紹說。

            現有高校的基本布局源自于上世紀初,當時絕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后因抗戰原因,一批高校曾內遷,之后高校布局稍有平衡。

            1952年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規模的院校調整,但全國高校高度集中于東部沿海的狀況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廣袤的中西部地區很多省份高校很少,“尤其是高水平的大學”。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盛洪教授出示的一張國內985、211高校的分布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為國內高水平大學象征的985、211高校,密密麻麻分布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很多省份則是空白。

            以985高校為例,決策層將其視作是中國大學沖擊世界一流大學的“先遣隊”,最初入圍的僅有北大、清華兩所,現在擴大到39所。但直至目前,中部人口大省河南仍然沒有1所大學入圍,同樣的情況還包括河北、山西、江西、新疆、青海、寧夏、西藏等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而北京則已有8所985大學,上海也有4所入圍。

            “這樣一種教育資源配置是嚴重不合理的,是按行政中心的級別來配置,而不是按人口去配置。”盛洪說。

            “985高校的招生計劃適當向學校所在地傾斜一些,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學校發展與當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多招也可以多從地方上爭取到一些資源,”中部地區某省考試院一位工作人員認為,“但是這種傾斜應該有一個限度。比如上海的一些985高校的本地招生,有段時間曾占到總招生計劃的一半左右,這樣就太過分了。”

            誰上北大: 京豫考生“命運落差”25倍

            對近年來985高校在各省錄取的情況,教育部內部曾做過相應的調研,評估指標采用的是錄取率的“相對標準差”——這一指標體現區域間錄取機會的公平程度。調研結果顯示,在2008-2010年這三年間,全國38所985高校,其錄取率的相對標準差從56%提高到59%,顯示區域間錄取機會的不公平程度在增大。

            例如,原來錄取機會較高的東三省,2010年高考報名人數比2008年下降18.6%,但985高校在東三省的實際招生仍增長3.5%?嫉娜松倭,而招生指標卻增加,意味著原來機會就很高的地區的考生,現在機會更大了。相應地,原來機會低的地區的考生,現在機會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近年來,我國高考生源數尤其是發達地區的生源數持續下降,這本是部屬高校在屬地削減招生計劃,增加外地招生,實現生源多元化,促進教育公平的契機。很可惜,結果卻相反。”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此深有感觸。

            擴容985?

            針對目前高校入學機會區域差距日益加大的現象,多位受訪的學者表示,中央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推動高等教育資源布局的調整。“可以嘗試在一些中西部人口大省,比如像河南這樣的省份建設立若干所985高校’。”劉海峰建議。

            作為人口大省和高考大省,河南省目前僅有1所211大學——鄭州大學。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提交建議,希望主管部門“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納入中央財政供給高校,并將鄭州大學納入‘985’高校、河南大學納入‘211工程’高校序列”。

            事實上,不僅是高校層面有此呼吁,河南省政府對此事也樂見其成,“省里面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分管領導經常為這個事往北京跑,跟教育部領導當面溝通。”有熟悉河南省教育情況的相關人士透露。

            然而,地方上的高校“升格”努力卻面臨阻力,因為按照現在政策,985、211高校序列已經停止“擴容”。2011年,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全國政協會議時曾明確表示,“985”、“211”已經關上大門,不會再有新的學校加入行列。

            “因為這項工程是中央掏錢的,所以不可能有太多高校入圍,中央財政的承受力也有限。再說入圍學校太多,也不符合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初衷。”劉海峰表示。

            而南方某省的一位地方高校副校長則對此頗有微詞。

            在他看來,現在全國有90%多的本科生教育、60%的研究生教育都是由地方高校承擔的,但是教育部基本上是不管這些地方高校的,無論是985還是211高校,都是教育部自己的部屬高校,剩下的是每個省一所。中央財政的資源則是向985、211高校傾斜。

            “為什么不能擴容?反正都是拿著財政的錢,難道我們這里幾千萬的人就沒有權利享受優質的高等教育?”這位副校長表示。

            據他透露,他所在的高校之所以想爭取進入211、985行列,還有另一層考慮是:“我們就是想要一個平臺,至于你出不出資,其實無所謂。”

            因為按照現有的高校分類管理原則,在教育部的很多評比中,985、211高校占據了明顯優勢,“?圃盒V荒艽5分,本科院校的打10分,有博士點的本科院校12分,211高校的15分,985高校的20分”。

            在這位副校長看來,如果自己的學校可以躋身211、985,能夠很快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我出去找老師也容易多了,一說你是211,人家也愿意來啊。”

            對于985擴容是否會加大中央財政壓力?有專家表示,可以要求地方政府繼續保持對這些院校的投入水平, 使省財政對這些學校的投入不低于升格前, “中央財政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專項投入”。

            不過,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認為,擴容985高校并非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很多世界名校分布在美國,中國不也是有這么多人被錄取了嗎?”王烽表示,高水平大學招生名額分配不均,歸根結底是招生體制問題,要從根本上打破重點大學向每個省投放定量指標的體制,而政府的根本任務則是支持、引導和強制重點大學招生向中西部地區和農村考生傾斜。

            相比之下,張成溪并不關心中國的高校招生是否存在體制問題。他也不清楚如果自己的故鄉多一所985高校,對包括他在內的80多萬河南考生意味著什么。只是面對即將公布的高考成績,他說這幾天自己“還是有點緊張”。

            “畢竟考大學要靠分數說話,沒把我生在北京也不能怨我爹媽,我還可以用好好學習彌補。”18歲的張成溪,在電話那邊用略顯老成的聲音對記者說。

          我有意見我要參與論壇》》

          [標簽:高考 大學 專業]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播放|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在线观看 |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我的小后妈中文翻译|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